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腊月二十九凌晨,宫中就静悄悄的忙碌了起来,有少府内官一宿未眠,此时就在指挥着小黄门们,有的爬上屋檐张灯结彩,有的穿堂越巷搬运物资。
      尽管皇帝平日里一贯节俭,但是到了春节期间,要大宴朝臣,要皇家聚会,所以不论是彩灯新器,或是果蔬肉食,也都不可或缺,免不了一番准备。
      朝中大臣,在丞相陶青的带领之下,顶着瑟瑟寒风,也早早地就侯在了宣室殿前,等着过这旧年的最后一次朝会。
      皇帝今日“封印歇笔”,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直到新年正月十六日,除非是有军国大事,谁都不要去打扰皇帝了。
      陶青由于昨天晚上喝了些酒,此时尚有些不胜酒力,静站得有些久了,受寒风一吹,一时竟站不稳脚步,也没看清楚是谁,便往旁边一人身上靠了过去。
      那人一把将丞相扶住,冷冷地嘲弄着说:“丞相,我这边是左边。”
      周围有人低声笑了起来。陶青听出说话之人是御史大夫晁错,心中顿时懊恼,怎么在此人面前出丑!
      因此他抖擞起精神,清了清嗓子,自嘲地说道:“右边没有人,靠不住!”
      晁错从心里看不起朝中这些守旧的老臣,就算是顶头上司,他也觉得不过如此,听到陶青的话,他正打算再顶回去的时候,宣室殿前传来黄门伺朗一声喝:
      “皇上驾到!”
      随着话音一起,把他的话就堵了回去。
      这时,群臣也都安静了下来,跟在陶青、晁错二人身后,鱼贯进入了殿中。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脸色一如既往,平静如水,旁边伺立着表情肃穆的长子刘荣。
      “丞相,请将新年大政,宣示众位卿家。”待群臣行过礼都坐下以后,皇帝对陶青说道。
      陶青听命起身出班,朗声道:
      “新年大政其一:四方郡国,立太宗孝文皇帝宗庙,庙祀千秋;
      其二:赐天下,田租减半。兖州、河南、汝南、颍川受灾四郡田租、口赋全免,百姓算赋减至六十钱,商贾、奴婢一百二十钱;
      其三:诸侯国府衙,所属官吏减半;
      其四:轻笞法,改五百为三百,三百为二百。
      其五:两千石以上官员,举荐郎官。”
      说罢,他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了一圈群臣,然后退到自己位置坐下。
      按照惯例,旧年最后一次朝会上,丞相所宣布的所谓“新年大政”,都是仁政,从无涉及诸侯、官员利益实质性的事项。
      可是这一次,第三项,说得清清楚楚,要减少诸侯国一半的官员,无疑就是“削藩”的第一步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有的人就用眼角悄悄地看向晁错。
      晁错此时,昂着头,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一副傲视的表情。
      少顷,皇帝说话了,还是一以贯之地和颜悦色,“众位卿家,意下如何?”
      听到皇帝说话,陶青先说话:“天子施行仁政,社稷之幸,百姓之福!”群臣立刻异口同声道:“谨遵圣谕!”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地说道:“众卿齐心,朕心甚慰!”
      陆孺在一旁看着,便大声说道:“有事再奏,无事散朝!”
      群臣听到他的话,都相互看了看,再齐齐望向陶丞相,脸上

第55章 辞旧迎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