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情写着两个字“没有”。
于是,陶青站起身来,领着群臣,叩拜退出了宣室殿。
这时候,就算是辞旧迎新了!
“刘荣。”皇帝待群臣退去,有意无意地叫了一声。
“父皇。”刘荣应道,赶紧站了过来。
“后天正旦,还要大宴群臣。”皇帝喃喃自语,此刻脸上竟然隐隐约约有了些倦容。
“是。”刘荣不知道皇帝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又补充了一句:“儿臣这就去找尚食令,再加以叮嘱。”
“不必。”皇帝看看刘荣,想了一下,说道:“他们都不在宫中。你到时候一起来宣室殿吧。”
刘荣稍一思索,知道了皇帝说的“他们”,指的是已经封王去了藩国的刘非等人,于是朗声道:“是!”
回到兰林殿中,栗夫人正坐立不安地等着他,一见面就急切地问道:“今日朝堂上,都说了什么?”
刘荣心里清楚,母亲关心的是,新年大政里,可曾提到尊立皇后的事情?
他放松地坐在软榻上,笑了一笑,将“五条新政”告诉了栗夫人。说完之后,就见母亲脸上露出失望之极的表情,随即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轻叹一声。
“母亲,父皇说了,正旦大宴群臣,要儿臣陪着一起。”刘荣嘻嘻地笑着又说。
一听到这话,栗夫人脸色顿时由阴转晴,喜上眉梢道:“真的?那太好了!”
其实,如果有皇太子的话,群臣在正旦之日,到皇帝、太后宫中祝贺新年之后,还要去太子府祝贺,然后,在太子的带领之下,再到未央宫,进行大宴。
以此体现储君的尊贵。
而现在,虽然还没有立皇太子,但是皇帝这样的做法,无疑就是告诉群臣,刘荣在他心目中,就是皇太子了!
然而,皇帝的心思,却绝非她能猜得到的。
第二天除夕,在宫中看完小黄门跳完傩戏之时,皇帝对妃嫔们说了一句话:“明日正旦大宴,你们都来!”
为着这句话,栗夫人当场就把盛放爆竹的火盆打翻,而新年的第一天,她更是直到走进宣室殿,参加大宴之时,脸色依然是铁青的。
这时,皇帝和太后还没有进殿,只不过文武百官,早已经在殿中分坐两侧,大家面带喜色,其乐融融。
栗夫人四处看了看,心中始终忿忿不平,总想找出点什么由头,在群臣面前,显示自己比其他妃嫔地位更高。
刘荣眼见着母亲的举动和神情,心知不妙,正想劝导的时候,栗夫人却已经自顾自走到皇帝御案,一扭腰肢,在左侧空位坐了下来。
刘荣眼睛顿时瞪大了——那是给皇后虚空的位置!
“母亲!”刘荣紧张地低声唤道,趁着太后、皇帝还未到,得赶紧把母亲劝走,否则,万一被好事者以“僭越”为由,参上一本,那就大事不妙了!
他就上前数步,口中焦急地说:“这是皇后位置,坐不得!”
栗夫人柳眉倒竖,“哼”了一声,瞟了一眼不远处瞠目结舌的王夫人、程夫人几人,得意洋洋地站起身来,手扶着刘荣胳膊,骄傲地说道:“还是我儿深知礼仪。”
然后小声地对刘荣又说:“何时让你母亲,坐上这个位置?”
刘荣讪讪不语,拽着栗夫人坐到御台席右。
他早已看到,台下群臣中,已经有人在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
第55章 辞旧迎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