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5章 那是给都督的![2/2页]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大人,北地春迟,再不动犁就误了农时。”此刻,一旁梁远捧着几卷泛黄的《齐民要术》抄本,袖口还沾着昨夜挑灯翻书的灯油。
     姜淮没应声,指节轻轻叩着廊柱。
     如今北地百姓还在用以前的方法犁地,如今能改进一下工具就好了。
     他想了想,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
     他分明记得前世在农博馆见过的曲辕犁那弯月般的辕木,铁铸的犁壁,可眼下脑中只剩支离破碎的影像。
     “去寻。”他突然转身,对梁远道,“把会画器械图的、打过犁的、甚至描过花样的,全找来。”
     “是。”
     .......
     几日后。
     签押房里很快挤满了人。府学里画舆图的陈先生提着颤抖的笔,老木匠张铁头也来了,蹲在杌子上啃蒸饼,连给绣娘描花样的刘婆子都被请了来。
     姜淮抓起一支狼毫,墨汁滴在宣纸上洇开黑斑,他对他们道,“今日请各位是来商量改进如今农具的事情。”
     之后他看着纸上的图案,“辕木要这般弯曲...”笔尖划出条歪扭的弧线。
     “这犁辕吃不住牛力啊。”一旁张铁头用皴裂的拇指比划。
     “除非...”他突然抄起块木炭,在青砖地上画了个榫卯结构,“用老榆木烤弯,这里加铁箍。”
     刘婆子见了,突然“咦”了一声,指着姜淮袖口沾的泥印,“大人这曲度,倒像我们绣绷子用的弯竹。”
     ...........
     五日后,第一具样犁在官田。
     折断了辕木,姜淮蹲在碎木前,捡起那片带着焦痕的弯木,烤制时火候过了。
     远处几个老农窃窃私语,有人甚至偷偷在胸前画起了辟邪符。
     “重来。”他抹了把额头的木屑,“犁底加厚,用榉木。”
     之后深夜的府衙后院,铁匠炉子映红了半边天。姜淮多次尝试,握着第三版图纸,看铁匠老周将犁壁敲出微微的弧度。
     他想起前世逛博物馆,讲解员说的,“曲面犁壁能翻出完美的土垄...”
     几日后。
     雨水节气那日,姜淮在旧书肆翻到半册《耒耜经》。残页上模糊的插图让他瞳孔骤缩那犁辕的弧度,与他前世所见分毫不差!
     “快!找摹本!”他抓着书页的手青筋凸起,却听“刺啦”一声,脆弱的纸页裂开一道口子。
     梁远突然指着插图旁的小字:“辕如初月,壁若垂羽...这不正是大人要的...”
     ........
     几日后的春分清晨,北地百姓看见官差抬着三具怪模怪样的犁具走向田垄。
     姜淮亲自挽起官袍下摆,扶住那具弯月般的曲辕犁。
     犁铧入土的刹那,翻涌的泥土竟像被利剪裁开的绸缎,垄沟笔直得能当墨线用。
     老农赵三突然扑跪在田埂上,抓起把潮润的碎土:“神仙犁...这是神仙犁啊!”
     姜淮望着延伸向远方的泥浪,晨光里,新制的曲辕犁留下一道深痕。
     .........
     曲辕犁在北地大获成功,百姓争相仿制,姜淮却未得片刻喘息。
    喜欢。
  

第275章 那是给都督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