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媚娘笑了,她就知道,这阿史那沙不会白白帮忙的。
     “没问题。”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阿史那沙的要求,“只要你能帮太子殿下达成目的,助你兄归来,又有何难?”
     李承乾召集王玄策、裴行俭,在东宫密室商议此事。
     裴行俭忧心忡忡地说道:“若公开追剿长孙无忌,恐激外戚动荡;若不剿,漠北伪朝廷将借‘迎归老臣之名南侵,这可如何是好?”
     李承乾却显得胸有成竹,他微微一笑,说道:“裴卿不必担忧,孤自有安排。”
     他转头看向裴行俭,吩咐道:“你以太常寺名义,发布《灯使安魂诏》:九义士已归天,灯使入地,此后凡私举蓝灯者,皆属‘伪灯,按律当诛!”
     裴行俭有些不解,这《灯使安魂诏》表面上是肃清信仰乱象,可实际上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李承乾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此诏一出,那些打着‘灯使旗号招摇撞骗的宵小之徒,自然会销声匿迹。而真正的‘灯,则会转入地下,默默地为孤效力。”
     这才是李承乾真正的目的——为武媚娘的“暗灯堂”扫清障碍,真灯入地,方显地下之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柳如意按照武媚娘的指示,在城北贫坊设立了第一座“暗灯堂”。
     白天,她施药救济,帮助那些贫苦百姓;夜晚,她则化身为“暗灯”,收拢流民口供,搜集各种情报。
     这天晚上,一个老驿卒哭诉着对柳如意说道:“我……我曾替长孙家运过三十七次密信,终点……终点皆是陇右‘寒鸦口。”
     柳如意将他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心里充满了震惊。
     陇右“寒鸦口”?
     这长孙家到底在搞什么鬼?
     然而,就在她准备进一步调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当夜,一群黑衣人突然闯入“暗灯堂”,放火烧屋。
     柳如意没有逃跑
     她命令手下点燃堂中的蓝灯,高声诵读《灯使遗训》。
     百姓们听到声音,纷纷聚拢过来,他们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看到了那些凶神恶煞的黑衣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他们自发地将黑衣人围住,不让他们逃脱。
     那些黑衣人见事情败露,知道无法脱身,纷纷咬毒自尽。
     灯火下,柳如意第一次挺直了脊背,她的眼神坚定而自信。
     “我不是谁的妾……我是点灯人。”
     就在柳如意逐渐适应“点灯人”这个新身份的时候,阿史那沙却在夜晚悄悄地走出了东宫,她仰望星空,开始夜观星象,她要为自己的族人,还有自己接下来的路,卜上一卦……突然,她看到北极星黯淡无光,而代表着突厥的狼首星,竟然出现了一丝裂痕。
     她焚香祷告,嘴里念念有词……
     阿史那沙面色凝重,星象异变绝非吉兆。
     她加速念诵咒语,指尖燃起的幽蓝色火焰舔舐着夜空,宛如地狱来客的低语。
     长安城外,负责巡逻的士兵老张,正打着哈欠,突然感觉脚边传来一阵异响。
     他低头一看,一头不知何时死去的牧羊犬,原本浑浊的眼珠竟泛起诡异的蓝光,像是两盏幽幽鬼火,直勾勾地盯着他。
     “娘咧!”老张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后退三步,嘴里直念叨着“邪门了,邪门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黑水泊,常年冰封的湖面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一道细小的裂缝,如同蛛网般迅速蔓延,幽深冰层下,似乎有什么沉睡的巨兽即将苏醒。
     长安城楼上,李承乾负手而立,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穿透无尽的夜空。
     他注视着北方,那里,是长孙无忌苦心经营的“漠北伪朝廷”。
     “王玄策,你说,长孙无忌现在,是更怕火,还是更怕灯?”夜风猎猎,吹动着李承乾的衣袍,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胜券在握。
     王玄策尚未答话,便看到阿史那沙步履匆匆地登上城楼,她带来了一个足以颠覆战局的秘密——欲破石骨城,须在“天门开”……
    喜欢。
  

第77章 疯人送稿,灯在地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