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仅存活下来,其根系网络还成功固定住了表层土壤,防止了更大面积的沙土流失。
     34;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34;方稷轻声说,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34;这场风暴反而证明了它们的价值,真正的沙漠小麦,就该是这样。34;
     回到实验室,方稷立即组织团队评估损失并制定恢复方案。让他欣慰的是,尽管部分麦田受损,但核心试验区的数据采集点大多完好,研究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
     更令人振奋的是,风暴过后的检测显示,小麦根系形成的固沙效果远超预期。在受灾最轻的区域,表层沙土的流失量还不到周边裸露沙地的十分之一。
     34;这意味着,大规模种植这种小麦,不仅能生产粮食,还能有效防治沙漠化。34;方稷在灾后评估会上宣布,34;我们的示范项目已经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34;
     会议结束后,周部长亲自致电带来了上级的最新指示:鉴于项目的突破性进展,国家决定立即启动34;金色边疆34;计划,首期投入10亿元,在塔克拉玛干边缘建设十万亩沙漠农场。
     34;方稷,你的团队将负责技术总指导。同时,农业部已经特批了这种小麦的品种权,正式更名为39;瀚海1号39;。34;
     方稷一时间百感交集。从戈壁滩上的偶然发现,到如今的万亩良田,这条路上充满造物主对华夏的偏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地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媒体记者,甚至还有国际组织的代表。方稷不厌其烦地向每个人讲解34;瀚海1号34;的特性,以及沙漠农业系统的运作原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让他感动的是当地牧民的来访。那位曾经质疑过的老牧民带着孙子来到麦田,颤巍巍地抚摸沉甸甸的麦穗,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34;他说,他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沙漠里长庄稼了。34;艾尔肯翻译道,34;他问,能不能让他也学着种这个麦子。34;
     方稷握住老人粗糙的双手:34;告诉他,这不仅是我们的麦子,也是他们的麦子。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会把种子分给每一个想种的牧民,也会帮着大家如何去抵御风沙改善环境。34;
     方稷收到铁柱从三亚寄来的信时,小麦已经抽穗。
     他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坛腌菜,一打膏药和一封信。
     信里,铁柱的字迹掩不住的兴奋:
     “方老师,见字如面:
     您最近身体好吗?有没有按时吃饭?腿有没有不舒服?我给您放了我爹熬的膏药,您记得不舒服的时候把膏药敷上。
     我在三亚这边跟着农机院的哥们儿,研发了新的自动开垦机,‘惠民4号!
     机器用的全是国产材料,就算在沙地里折腾也不容易坏,维修起来也方便,老乡们自己都能上手修。
     我们试种了几批‘瀚海1号的改良种,耐盐碱更强,产量还能再提一成!您要是有空,一定得回来三亚看看,咱们的麦子,现在连海边都能种了!
     方老师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总是废寝忘食,永远牢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给您寄了点腌好的榨菜,有您最喜欢的酸辣小黄瓜,没胃口的时候可以就着吃!等您回来,我给您做一桌子您爱吃的菜! 铁柱!最后再叮嘱一遍,爱惜身体!!!”
    喜欢。
  

第279章 瀚海麦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