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0章 沙土粘合剂的困境[1/2页]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微笑小油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色的麦浪在沙漠中翻滚,34;瀚海1号34;的成功让整个科研团队沉浸在喜悦中。然而,方稷站在试验田边,眉头却始终没有舒展。
     34;方教授,沙土粘合剂的成本核算出来了。34;财务组的丁主任递来一份报告,语气沉重,34;按照目前的配方,每亩地的粘合剂成本高达1200元,如果推广到十万亩示范区,光这一项就要1.2亿。34;
     方稷接过报告,指尖微微发紧。
     34;而且,34;丁主任补充道,34;土壤粘合剂的原料供应有限,大规模生产可能会遇到瓶颈。34;
     方稷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广袤的沙漠。34;瀚海1号34;能改良沙土,但前提是初期必须依赖粘合剂固沙,否则水分会迅速渗漏,麦苗根本无法存活。
     34;必须找到替代方案。34;他低声说道。
     实验室里,方稷召集了材料学专家陈岚和土壤改良组的孙组长。
     34;如果不用粘合剂,我们能不能在沙土下方铺设防渗膜,阻止水分流失?34;方稷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34;就像大棚种植的防渗层,但更适应沙漠环境。34;
     陈岚推了推眼镜:34;理论上可行,但沙漠的高温、风沙和紫外线会加速防渗膜老化,普通塑料膜撑不过三个月。34;
     34;那就测试所有可能的材料。34;方稷拍板,34;从聚乙烯到复合纤维,甚至可降解材料,全部做对比实验。34;
     因为是重点项目,陈岚调转物资很快,不出一个星期,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防渗布就都运到了现场,等防渗布来的时间,试验田的一角被划分成数十个小块。
     记录员做好每种防渗膜的记录,把防渗膜铺设在不同深度的沙层下,上方种植34;瀚海1号34;麦苗。方稷每天记录水分渗透率、麦苗生长状况以及膜材的耐久性。
     试验田的清晨,阳光还未完全炙烤大地,方稷已经蹲在标记着34;PE0134;的实验区块旁,手指轻轻拨开表层沙土,露出下方铺设的普通聚乙烯塑料膜。
     34;才七天,边缘已经开始发脆了。34;他低声自语,指尖稍一用力,塑料膜边缘便34;咔34;地裂开一道细纹。
     陈岚蹲在他身旁,用便携显微镜观察膜材表面:34;紫外线降解比我们预想的更快,你看,分子链已经出现断裂。34;她指向镜片下那些细密的裂纹,34;这种膜在普通农田能用两年,但在沙漠里,可能连三个月都撑不到。34;
     方稷皱眉,翻开记录本写下数据:34;水分蒸发率还是太高,沙土三天就干透了,麦苗根系根本来不及吸收。34;
     远处,筱炽正带着助手测量其他区块的数据,突然惊呼一声:34;教授!3号区块的膜被风掀开了一角!34;
     众人跑过去,只见一阵强风卷过,原本埋入沙中的塑料膜像被无形的手撕扯,边缘翘起,在风中34;哗啦34;作响。沙粒从缝隙中漏下,滴灌的水迅速渗入深层,地表转眼恢复干燥。
     34;这样不行。34;方稷拍了拍手上的沙土,34;普通塑料膜太轻,沙漠风沙又太猛,必须找更耐候的材料。34;
     第二批实验材料是可降解聚乳酸(PLA)膜,环保且理论上能支撑一季作物生长。方稷特意在几个区块埋设了不同厚度规格的膜材,想测试其

第280章 沙土粘合剂的困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