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根穿刺能力。
然而,第五天清晨,孙组长急匆匆地冲进实验室:34;方教授,快来看B组试验田!34;
田垄间,几株34;瀚海1号34;的麦苗明显比周围矮小,叶片发黄。方稷蹲下身,小心挖开根部沙土——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细密的麦根如针般扎透了可降解膜,在膜下盘结成网,而膜材本身已被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34;这……34;陈岚用镊子挑起一片残膜,34;降解速度被根系分泌物加速了,膜结构完全崩溃。34;
更糟的是,失去防渗层的沙土迅速漏干了水分。监测仪显示,这些区块的土壤含水率仅有正常值的30%,麦苗开始萎蔫。
34;我们低估了39;瀚海1号39;根系的侵略性。34;方稷盯着那些穿透膜的根须,苦笑,34;它本就是为了突破坚硬沙层而进化的品种,普通可降解膜根本挡不住。34;
实验进入最关键阶段。这次铺设的是军工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膜,表面镀有防紫外线涂层,内部夹着玻璃纤维网格增强层。方稷特意让工人将膜埋深至40厘米,并在上方覆盖10厘米粗砂作为缓冲。
第七天,烈日当空,地表温度突破50℃。方稷掀开1号监测点的沙层,复合膜依然光滑平整,手指敲上去发出沉闷的34;咚咚34;声。34;抗紫外线性能达标,34;陈岚用红外测温仪扫描膜面,34;表层温度比普通PE膜低12℃,热稳定性更好。34;
第十四天,沙漠突遭强风袭击。翌日检查时,其他区块的膜材多有破损,唯独HDPE复合膜完好无损。34;玻璃纤维网格起了作用,34;孙组长兴奋地比划,34;风沙打上去就像撞上渔网,力道被分散了!34;
第二十一天,真正的惊喜来了,滴灌系统数据显示,复合膜区块的土壤含水率始终维持在65%以上,比粘合剂试验区还高出15%。方稷挖开一处麦垄,发现麦根在粗砂层上方蓬勃生长,却极少向下穿透。34;粗砂颗粒阻断了根系下探,34;他捻着砂粒解释,34;而水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正好被麦根吸收。34;
黄昏下,试验田的麦浪泛着金绿色光泽。方稷站在田埂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34;就是它了——能抗风沙、耐根系、锁住水分的沙漠盾牌。34;
34;就是它了!34;方稷兴奋地指着数据,34;虽然成本比粘合剂高,但可以重复使用,长期算下来更划算!34;
然而,还没等团队庆祝,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试验田。狂风卷起尖锐的沙砾,像刀片一样切割着暴露在外的防渗膜边缘。风暴过后,方稷冲到田间,发现近半数的膜材被风掀起,甚至撕裂。
34;沙漠的风沙比我们想象的更凶猛。34;孙组长蹲下身,捡起一块破损的膜,34;边缘没有固定好,风一吹就掀开了。34;
方稷沉默片刻,突然抬头:34;如果……我们把膜埋得更深呢?不暴露在表面,让沙土自然覆盖它。34;
34;可麦根会往下扎,时间长了还是会穿透膜层。34;陈岚皱眉。
34;那就加一层缓冲。34;方稷迅速画出新方案,34;在膜上方铺10厘米厚的粗沙,再覆盖种植土。粗沙的颗粒大,根系难以下穿,而水分却能通过毛细作用上升。34;
喜欢。
第280章 沙土粘合剂的困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