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才行。34;
太阳渐渐升高,试验田里的工作却越来越火热。改进后的机器再次下地,这次运转得格外顺畅。中午时分,村里的妇女们送来了饭菜,大家就坐在田埂上吃了起来。
34;方教授,34;老村长端着饭碗凑过来,34;这机器啥时候能买到啊?咱们村可都盼着呢!你们送的两台大家轮着不够用,都想两家凑钱买一台,两家轮着用呢。34;
方稷放下筷子,认真地说:34;大爷,我们一定尽快。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改进,等通过了全部测试,第一时间通知您。34;
下午的测试更加顺利。
当夕阳西下时,34;惠民一号34;已经完成了三亩地的播种作业。小辫儿李拿着测量尺,他蹲在田垄边,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测量尺,仔细检查着每一行播种的间距。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工装裤上沾满了新鲜的泥土。
34;第一行,株距误差0.3厘米;第二行,0.2厘米...34;她一边测量一边记录,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老疙瘩跟在她身后,用红色的小旗子标记着测量点。
测量到第三垄时,小辫儿李突然停住了。她揉了揉眼睛,又仔细量了一遍:34;这...这也太准了吧?34;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铁柱闻声赶来:34;咋了?出问题了?34;
34;不是!34;小辫儿李激动地举起测量尺,34;这一垄的误差只有1厘米!34;他的眼睛亮晶晶的,34;铁柱叔,咱们的机器太神了!34;
方稷和李教授也走了过来。李教授接过测量尺,亲自蹲下检查了几处,镜片后的眼睛越睁越大:34;太好了,咱们的自动调节系统起作用了!34;
方稷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机器:34;好小子,没辜负大家的期望。34;机器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金属光泽,仿佛也在为自己的表现骄傲。
小东北和大刘拿着记录本,一垄一垄地统计着数据。当最后一组数字汇总出来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34;98%!34;
34;啥?34;铁柱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34;多少?34;
34;我们这边也是播种均匀度98%!34;小东北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34;国家标准是95%!咱们超额完成任务了!34;
田野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方稷望着欢呼的年轻人们,眼眶有些发热:34;是啊,做到了。不过...34;他突然提高声音,34;同志们,现在高兴还太早!34;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不解地望着他。
方稷走到机器旁,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机身:34;98%是在试验田的数据。真正的考验,是在老乡们各式各样的地里,是在风吹日晒的劳作中。34;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34;明天开始,我们要带着它走遍周边的村子,接受真正的考验!34;
铁柱第一个响应:34;方老师说得对!咱们要把它磨炼成真正的39;铁牛39;!34;
34;对!34;年轻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在田野上回荡。
喜欢。
第237章 专业人士的测量不代表乡亲们给出的答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