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9章 司马懿笑笑之曹爽灭之之朱祁钰恍然大悟:改革必须改[2/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摸索,摸出半块碎帛,是当初司马懿的“病榻手书”,被他扔在雪地里又捡回来的。帛书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此刻看来,每一笔都像个陷阱。
     “我祖父当年让他做文学掾,我父亲让他掌禁军,我……我让他做太傅,总领朝政。”曹爽的声音低下去,带着哽咽,“我们曹家待他不薄啊……他为什么就不能安分点?”
     “因为安分的人,坐不稳这位置。”朱祁钰忽然开口,声音在潮湿的空气里有些发飘。
     曹爽愣了愣,随即大笑:“说得好!说得好啊!我就是太安分了!以为握着兵符、住着这府邸,就是曹家的人了!却忘了……这天下,从来不是靠‘安分守住的!”他猛地将碎帛攥紧,指节发白,“我父亲跟诸葛亮打仗,输了会复盘;我呢?赢了几场小仗就以为天下无敌……司马懿在府里装病,我却在宴会上喝酒,我不输谁输?”
     夕阳的光从牢窗斜照进来,刚好落在曹爽脸上。他的眼神里没了愤怒,只剩下一种透亮的绝望,像看清了棋盘的输家,终于懂了自己错在哪一步。
     三、案头残梦:朱祁钰的“顿悟”
     “陛下!陛下醒醒!”
     太监的声音刺破混沌,朱祁钰猛地睁开眼,额头撞在案上,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案头的《三国志》还摊开着,“曹爽传”的页脚被泪水洇湿了一小块,像极了天牢墙缝里的那株草。
     窗外,南宫的方向传来晨钟,三下,敲得格外沉。朱祁钰抬手摸了摸脸,全是冷汗。他忽然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大明会典》,翻开“军政篇”——那里记载着土木堡之变前的军制,密密麻麻的字,此刻看来都像曹爽手中的兵符,看着威严,实则早被蛀空。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边将任免”“禁军调度”几个字。曹爽输在“信错人”,更输在“制度空壳”——曹家三代对司马懿的“托孤之信”,本质是把权力系在个人恩怨上,而非铁律。就像大明的军制,靠着“勋贵世袭”“宦官监军”维系,一旦遇到王振这样的奸佞、也先这样的强敌,立刻就散了架。
     他想起司马懿把玩玉佩时的笑,想起曹爽在天牢的叹息,想起高平陵的霜、洛阳城的血——历史从不是故事,是一面镜子,照出权力的死穴:若制度只靠“信任”维系,那背叛就是迟早的事;若改革只动皮毛,不动根基,那曹家的今天,就是大明的明天。
     朱祁钰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两个字:“革弊”。笔尖划破纸面的声音,像极了司马懿合兵符时的轻响。他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是要撕破“太后懿旨”般的既得利益,是要重建“兵符与法度”的平衡,是要让权力的根扎在制度的土里,而不是个人的手里。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晨光爬上“革弊”二字,将墨迹染成金色。朱祁钰握紧笔,指节泛白——他仿佛看见曹爽在天牢里的眼睛,看见司马懿堂前的那棵松树,更看见大明的城墙,在新的阳光下,正等着被重新砌牢。
    喜欢。
  

第619章 司马懿笑笑之曹爽灭之之朱祁钰恍然大悟:改革必须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