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6章 朱祁钰脑海复出高平陵之变之曹魏沦为阶下囚[1/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陵下霜,梦中史(上)—— 高平陵前夜的暗流
     朱祁钰的睫毛上还挂着瓦剌草原的霜,意识却已被拽进另一片更冷的夜色里。
     案头《三国志》的“魏书·曹爽传”被烛火舔得卷了边,那行“爽与弟羲、训、彦并握兵柄,出入禁闼”的字迹,正一点点幻化成建安二十五年的洛阳城——他知道,这不是梦,是历史在他脑髓里凿出的隧道,而此刻,隧道的入口正对着高平陵之变的前夜。
     一、嘉平元年正月:洛阳城的“太平假象”
     他站在曹爽府邸的飞檐下,脚边是刚落的新雪,踩上去“咯吱”响,像极了宫墙里秘而不宣的算计。堂内正传来宴饮的喧嚣,曹爽的笑声比铜钟还亮:“太傅(司马懿)病得连粥都咽不下了,诸位还怕什么?”座上的何晏正用银箸拨弄着鲈鱼脍,慢悠悠接话:“陛下(曹芳)明日要去高平陵祭祖,大将军(曹爽)总领禁军,这洛阳城,今夜姓曹。”
     朱祁钰忽然发现自己穿着曹魏郎官的皂衣,袖袋里竟揣着一封密信——是桓范写给曹爽的,墨迹还未干:“司马懿虽老,虎狼之心未死,禁军统领蒋济是其旧部,不可不防!”他想冲进去把信拍在案上,喉咙却像被景泰三年的冰棱堵住——他看见曹爽的弟弟曹羲正掀帘而出,手里攥着司马懿的“病榻手书”,纸页上的字歪歪扭扭,像是真的无力提笔:“臣老迈,恐不能陪陛下祭陵,愿大将军护圣驾万全。”曹羲嗤笑一声,将手书扔在雪地里:“老东西装模作样,留着垫脚都嫌脏。”
     雪越下越大,把蒋济府邸的灯笼照得昏黄。朱祁钰跟着曹爽的眼线绕到后墙,听见蒋济正跟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密谈:“明日辰时,城门守将按约定换防,只放禁军出,不放禁军入。”司马师的声音像淬了冰:“父亲说,曹爽最惜命,只要把住城门,他的三千禁军就是困在陵下的羊。”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两下,敲在嘉平元年的雪地上,也敲在朱祁钰的后颈——他忽然想起,土木堡之变前,也先的使者也曾在宣府城外,说过类似的“软话”。
     二、曹芳的龙椅:少年天子的“权力空壳”
     他又被拽进了皇宫,御座上的曹芳才十六岁,正用朱笔在祭祖的礼仪单上涂鸦。旁边的侍中卢毓低声劝:“陛下,大将军已备好车驾,明日卯时出发。”曹芳头也不抬:“朕知道了,反正都是大将军说了算。”他的手指划过“太庙里的太祖武皇帝(曹操)”,忽然问:“卢侍中,太祖当年灭袁绍、擒吕布,是不是也像大将军这样,让别人坐着看?

第616章 朱祁钰脑海复出高平陵之变之曹魏沦为阶下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