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集:呼吸的地板[1/2页]

大民富商苏半城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绿色的呼吸
     苏氏生物建材实验室的恒温培养箱发出第三声警报时,苏晓正在拆解一块来自幼儿园的碳吸收地板样本。玻璃皿里的菌丝体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异常活跃的状态,原本该呈规律波浪状的菌丝边缘,此刻像被风吹乱的发丝般纠结蜷曲,透着一种近乎狂躁的生命力。
     “边缘卷曲度超过安全阈值17%。”生物学家陈舟推了推滑落的眼镜,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曲线,“这已经是第三块返厂的样板了,全都来自阳光幼儿园的大班教室。”
     苏晓用镊子挑起一丝菌丝,指尖能感受到微弱的震颤。这种从极地苔原筛选出的工程菌丝,本该是完美的碳吸收载体——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它们会根据环境CO?浓度调节代谢速率,像无数微型肺叶般完成气体交换。三个月前在幼儿园铺设时,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室内氧气含量稳定提升8%,家长们甚至反馈孩子午睡时的呼吸都变得更平稳。
     变故发生在一周前。负责维护的工程师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大班教室的地板边缘开始向上翘起,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撑开。更奇怪的是,卷曲只出现在孩子们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午休时段却会略微平复。
     “取孩子们活动时的环境数据对比。”苏晓点开监控录像,画面里几十个孩子正围着老师做游戏,此起彼伏的笑声几乎要冲破屏幕。她将声音波形图与菌丝活性曲线叠加,两条折线在同一时间点呈现出惊人的吻合度——每当笑声达到峰值,菌丝的生长速率就会出现脉冲式飙升。
     陈舟突然“啊”了一声,调出一组被忽略的参数:“你看氧气浓度,孩子们奔跑时居然冲到了24.3%,比我们设定的最高阈值高出12%。”他指着培养箱里新接种的菌丝,“这是昨天从教室取回的样本,我试着播放了孩子们的笑声录音……”
     玻璃皿中的菌丝正在肉眼可见地舒展、延伸,原本规整的菌落边缘冒出细密的白色绒毛,像听到指令般朝着声源方向生长。苏晓关掉录音,菌丝的躁动立刻平息下来,恢复成匀速代谢的状态。
     “它们能‘听到声音?”苏晓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而且对特定频率的声音有反应。”她想起铺设地板时特意避开了音响设备附近,却唯独没考虑过幼儿园最不缺的就是孩子的笑声。
     当天下午,苏晓和陈舟带着便携式监测仪蹲守在幼儿园的观察室。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结束后涌进教室,一阵清脆的笑声刚响起,地板下方的传感器就传来急促的数据流。陈舟盯着屏幕上的频谱分析:“主要集中在5001500赫兹,正是儿童笑声的典型频段。”
     最关键的发现出现在绘画课。当老师让孩子们安静画画时,菌丝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当一个小

第189集:呼吸的地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