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八章 桥梁[1/2页]

像我这一种男人 厌倦阳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黑子接触的越深,我越觉得自己陷进了一个新的社会。以前的我一直觉得父辈口中所说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些不着边际,而现在却发现如此真实。在某些时候我甚至怀疑真正染花眼睛的,不是所谓的社会,而是人心。
      每天黑子的电话都会响个不停,这让我很羡慕。一个男人经常说自己很忙,这不是累或烦的问题,而是一种自豪的资本。渐渐我发现原先想象中的黑社会不是电视里、吹嘘里拳头刀子来往的世界,或者说,这些人反而是一段桥。这些桥连接着原本无法碰面的关系,&网和终点没有纯粹的好与坏,只不过这些桥是一些人登不上所以眼红的,或者这些桥的搭起使用了太多暴力的手段。但无论怎么说,桥不等同于路,冒险得意却也危险刺激。
      黑子经常办的事无外乎替别人出面摆平麻烦,驾照被扣、营业许可过期,就连单位分房的级别制度黑子也插手过。有些不同的是,黑子在电话里只是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不一口答应,也从不事先问清楚自己的报酬。
      “自己办不成的事就不能拿别人的钱,不管混到什么地步,千万别欠别人的人情。”黑子这样子提醒我。
      也许是一种炫耀,不过我确实总可以从他那学到很多东西,然而更多时候我却是报着怀疑在同情他。他这种人对别人没有什么信任感。我也觉得自己亏欠过别人一些,但我很少把别人的帮助或者情义当成人情。真把所有东西划分成有欠有还,活着也就失去了理由。
      然而让我最感到奇怪的是,每次听到电话里求黑子办事那些人的声音,我都会厌烦。这些人总可以把自己最龌龊的想法说的冠冕堂皇,在把黑子当成菩萨一样捧在手心达成目的后,我相信他们反手便会摔掉我们,骂几句踩几脚,证明自己的无辜。我相信黑子同样明白这些面上的事情,他不说,他不在乎。
      t市有家连锁超市,规模很大。偶尔宁佳会在早晨拖着我去那里买一堆一堆的零食,然后打发一整天时间。被女孩子搀着胳膊买各种东西的感觉很棒,我很喜欢那种地方,也奢望过自己能开起一家,每天看着别人斤斤计较却幸福的布置着自己的日子。但从一件事之后,我开始对那里充满了反感。
      有位老人在周日抱着自己的孙女去逛超市,不大走运,货架没搭好,在两人身旁倒落砸了下来。老人没受什么伤,两周的孙女却被结结实实的砸中了脸部。小孩子眼睛下面破了一道大口子,医生打算缝针,父母担心留下疤痕一直在犹豫。
      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在吃亏,同情也不过是证明自己高尚的借口,真正能用手而不是用嘴帮忙的人不多。这家人性格实在软弱了一些,父母去超市问过事宜,当然抵挡不住口嘴麻利的服务员的哄骗,无奈的在家里犯愁。老人咽不下气,接连几天搬着垫子坐在超市门口抗议。似乎有记者采访过,但t市不是什么大城市,这种新闻也不是谁都能报出来。
      超市经理姓张,与老朱打过交道,害怕因为这件事影响了自己,于是电话里求黑子出面帮个忙。
      能找到黑子,这已经证明他不准备承认事情与自己有关。这种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如果哪个混子说自己一辈子就指着公理道义活着,他绝对混不出头。黑子一口答应了这件事,在车上冲我仰着头。
      我连忙示意没问题,我自然不愿追着斌斌的步子,吹嘘着自己的讲究而被黑子踢到路旁。
      和二郎找到超市办公室见了张经理,他居然拍着我的肩膀诉苦,并鼓励我好好解决这件事。我想不出应该怎么说话,似乎很多时候说违心的话连自己都会后怕。我谢绝了张经理安排的饭局,不是不肯定自己能办完这件事,只是自己不想。
      张经理的态度倒不错,钱可以赔,但不能明面上赔。如果这样,那就是承认超市安全管理有问题,自己也必然会有麻烦。我不了解他嘴里那些调调,却理解他这种做法。过错谁都可以承认,但不是谁都可以承担。
      张经理把超市客服部的一个姓郑的年轻人介绍给我认识,这家伙倒很端正,见我没跟他握手的意思后主动送了张名片,似乎在提醒我他的身份。
      白白净净的脸盘,可惜留了落腮胡,二郎扯过名字冲我嘀咕,“长的跟张面巾纸似的。”
      我仔细打量确实不差,不由咧嘴笑了出来。面巾纸恼怒的瞪着我,张经理在一旁拦着让他带我们去受害者的家里“慰问慰问”。
      一路上我和二郎都没搭理面巾纸的罗嗦,因为老人的举动,超市确实很为难。最令人担心的是,老人拒绝了私下赔偿,非要超市经理当着大伙的面道歉。据说不照办的话就动用以往很流行的手段——写标语写大字报,发动自己的老朋友去政

第二百三十八章 桥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