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泛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三、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桥梁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五、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
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
六,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第67章 尚余几分薄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