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民族风俗习惯包含服饰、礼节、节日习俗等诸多方面,是本民族历代人民共同认可并相约遵守的行为模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所在。“但现状而言,民族文化的风俗继承出现了严重式微。”[]
      如今很多少数民族除盛大节日或必要场合外,都已不再穿民族传统服饰,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因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影响,其更加偏好穿卫衣、运动裤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服装。一些老年一代为了便于行动也穿上了现代服饰,民族服饰逐渐被人遗忘。
      为了适应游客的需求,一些民族节日举办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民族节日都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一些民族节日常常选择在旅游旺季举行,地点也转变为景区景点。如有些地方的傣族泼水节随时随地都可以举行,并且演出还会挪用如歌舞表演、服饰等非本民族的表演元素,以吸引观众眼球,传统的节日庆典转变为商业表演。
      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不够
      随着现代对传统的冲击,许多民族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己经有许多民族消失,并有许多的民族面临消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努力。[]例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口不足二百人,其文化处于大文化边缘中,加之商业经济和金钱价值观念驱使下,民族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并有一些开发者的误读或歪曲,造成民族的失真、庸俗

第66章 宽宏大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