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砂地瓜……我说,新来的大厨,这道菜对你来说一定是小意思吧,你来吧,我们也借机会开开眼,跟着学学……嘿嘿……”
那个矮胖的厨师嬉皮笑脸的说到,伸手在后面拿过切好的地瓜,递到我的面前。我心里清楚,他明显不怀好意,是要看我的笑话。
我心里明白,“翻砂”是一道功夫菜,跟“拔丝”一样,同样需要熬糖,但却是熬糖浆的两个不同状态,对火候的要求特别严格。火大一分,糖浆成型,就成了“拔丝”,火小一分,糖浆结晶,才会成“翻砂”。这对厨师的基本功要求极高,“翻砂”的状态只出现在一瞬间,很难掌握。
不过我还是暗地里舒了一口气,在厨师学校学厨这两个月,做了不下十几次“拔丝”,每次都会失败而成“翻砂”,因此没少挨师傅的骂,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我只要按照拔丝的火候去做,必然会拔丝失败而成“翻砂”。
有句话叫“面上稳如老狗,心中慌的一批”,用来形容我现在的状态再合适不过。我假装镇定,点火起锅,加入宽油,油温五成,下地瓜,小火炸到金黄,大火冲炸一下把外表炸脆,心里一直默念着学校学来的流程,把这一套做的还算顺利。
捞出地瓜,净了锅,顺手在油盆里舀了点油放到锅里。那两个厨师早就凑了过来,见我添油,他们对视了一眼,面露惊讶之色。
熬糖分油熬和水熬两种,大多数厨师都会选择“水熬”,因为油升温快,火候更难控制,油熬难度更高。所以添了油之后,那两个家伙才表现出惊讶。我立马后悔了,但事已至此,死马要当活马医,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把火关小,白糖入锅,白糖慢慢融化,被油染成淡黄,我用手勺来回搅拌,发出沙沙的声响,我的心也随着这声音一阵慌乱,在学校做失败了,大不了挨师傅一顿骂,可眼下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工作不保不说,还会遭一顿奚落。
我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锅里的白糖,心中默默叨念:
“从翻大泡到翻小泡,从无色到红色……”
这也是从学校学来的判断糖浆的状态的要诀,是冲着拔丝去的。额头上一阵痒,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来爬去,我知道是汗在流淌,这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紧张。
眼看着糖浆变色,我赶紧把炸好的地瓜倒进了锅里,忙乱之中,漏勺上沾了一滴水,落入了锅里,只听得噼里啪啦的一阵巨响,几滴滚烫的糖浆溅了出来,那两个厨师眼尖,往后退了半步,可我却没能幸免于难。
眨眼的功夫,手臂上便烫起了两个水泡,钻心的疼痛,我差点松手扔了手勺。但咬牙强忍着,用右手的手勺推动,晃动左臂翻锅,沾着糖浆的地瓜在锅中翻滚,可我心中却暗叫,坏了,这明明是命运跟老子作对,之前做过那么多次拔丝,每次都失败而成翻砂,这次需要它翻砂的时候,糖浆却鲜亮,硬是不肯结晶,我心中知道,一定是我错用了极难控制的“油熬”,高油温令糖浆变化的时间缩短,所以我根本没抓住那短暂的瞬间……
“翻砂地瓜做了么??没做赶紧改,顾客说要吃拔丝了……”
第2章 002、弄拙成巧的拔丝地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