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其实杨家如今也就李石夫妇、张玉林姐弟、两个婢女小荷和小薇、以及两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吴刚、孙达,他们是杨帆研制香水肥皂时雇佣来的,主要帮忙干些体力活,如今杨帆决定放缓各项实验,他们倒是清闲了许多,不过杨帆看他们勤快老实,也就把他们二人给留了下来,给李石打打下手什么的。
加上杨帆,总共也就九个人,不过也刚刚好,人太少吧,没气氛;但人太多的话,每个人能得到的奖品相对就会变少,而且每圈博下来的时间就会偏长,容易影响到博饼的气氛。
丰盛的午饭早已备好,杨帆也将早已准备好的赏钱一一对应着分发给众人,不是杨帆想收买人心,而是有昨天张大宝和周一和送礼在先的例子在,杨帆觉得这些人情往来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多点人情味儿,才是生活。
大家没想到过个中秋节还能收到赏钱,而且还不少,差不多相当于他们一个月的月俸了,本来众人的月俸就不低,如今自然是开心不已,不停地感谢着杨帆的慷慨。
“我就算了吧,我都没怎么干活。。。”张玉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杨帆将赏钱塞到张玉林手里,笑着说道:“本公子一视同仁,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如果不想买笔墨纸砚,也可以攒下来娶媳妇儿。”杨帆最后还大声地调侃了一句,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张玉林虽然还是个孩子,也经不住杨帆这么调侃,加上众人的起哄,一时有些羞涩地涨红了脸。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大家开始享受起丰盛的午餐。等级制度的存在,即便杨帆表现得再怎么“和蔼可亲”,可上下尊卑的理念在这个时代依旧深入人心,虽然是大家一起同桌而食的合餐,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除了杨帆,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太自在。
吃完饭,众人都好像轻松了不少,在杨帆的招呼下,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看着摆放在桌子中间的大红瓷碗、碗里的六颗骰子以及整齐地方在周边的各项物品,在得知这些都将作为此次游戏的奖品时,大家的眼光都亮了,开始有些期待起博饼这个闻所未闻的“游戏”。
杨帆昨夜已经让张玉林写好了博饼规则,还细心地画上了图例,将写有规则的纸张贴在旁边的一根柱子上,杨帆还上前照着图纸详细地介绍了一番,并让大家对照着玩了一圈,如此一来,大家很快便理解了相关规则。
“李叔,来,这桌您最大,就由您来指定本次博饼的起搏者。”杨帆将骰子从碗里取出,拿了其中两颗骰子给李石,示意他扔出数点来决定起博者。
当杨帆接着说明这是规则时,李石也就不再推辞,拿起骰子便扔了下去,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时,这个时代的第一次博饼,开始了!
骰子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在碗里不断地落下,每个人的眼底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杨帆很喜欢此时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这让他感到特别的温馨。
最终,是张玉林这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博到了本次博饼的状元,而且还扔出了最高级的“状元插金花”(即四颗红四点加两颗红一点),状元的奖品是明晃晃的二十两银子。考虑到家里这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每个人的需求可能都不一样,既然如此,杨帆索性就将状元的奖品给设置成购买力极强的银子,好让得主自己做主,拿着钱爱买啥买啥。
杨帆的运气也不错,得了一个对堂(榜眼),两个四进,还有多个一秀和二举,另一个对堂被小桃所得,而其他人或多或少也博得了不少奖品,虽然奖品不外乎都是些日用百货以及零食药丸,但第一次博饼的众人都异常地开心和满足。
不仅是因为这些奖品都是杨帆掏钱,他们属于白拿,更因为他们真的被这个博饼的氛围所感染了,更有甚者表示要自掏腰包去采购一些物品回来,再办几次博饼活动。
杨帆淡然一笑,也不会去阻止他们,只是告诫他们玩玩可以,千万不要因此而变相赌博,众人也纷纷表示会铭记于心,绝不会让好好的中秋博饼就此变味。
穿越到大宋这么多天,今天的杨帆很开心,赚钱的喜悦都比不上的那种。
博饼结束后,杨帆更是宣布给众人放假,让他们有自由充分的时间去享受这个中秋节。
李石夫妇已经上了年纪,且两人都不爱凑热闹,因此表示要留在杨宅顺便设香案进行拜月活动。所谓拜月,就是在庭院中焚香祭拜月神,说出自己的心愿,以求得保佑。按理说,原本应该要由杨帆这个主人来主持,不过杨帆不信奉这些,但也不会反对或干涉他人的行为。
而其他人,在东京城或多或少都有些亲戚朋友,加上又得了赏钱和不少礼品,趁着杨帆主动发话放假,都已经没了踪影。
最终,守在杨帆身边的,只剩下张玉林他们这对“可怜”的姐弟。
第34章 博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