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勾栏[1/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沿着潘家楼街一通胡吃海喝,杨帆感觉都有些吃撑了的时候,张大宝领着他从一处人头攒动的木质门前挤了进去,嘴里还开口介绍道:“二郎,这里便是我常常跟你提起过的桑家瓦子,你且先去瞅一眼各个勾栏门口的招帖和花招子。”
      瓦子又叫做瓦舍、瓦肆,简称瓦,是大宋朝固定的娱乐休闲中心。其意一是来源于歌舞时击瓦伴奏的娱乐行为,其二是游人看客来往其中,川流不息,引来时如同瓦合,去时如同瓦解,易聚易散,故而以瓦称呼。
      京城内瓦舍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北瓦子等等,最大的可容纳千人落座,并且营业时间也直到深夜。其中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最大,有大大小小五十余座勾栏,和几十个看棚。瓦舍中有很多商业娱乐活动,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等多种经营活动。勾栏中演出的种类庞杂丰富,有小唱、嘌唱、唱赚、诸官调、杂剧、小说、杂技、讲史、舞旋、相扑、说浑话、叫果子等等。
      在杨帆的观念中,本以为勾栏是不雅场所的代称,然而在大宋,代表的仅仅只是瓦子里的一个演出场所而已,它有固定的建筑,用栏杆或者帘幕围起一块场地,用意大概一是圈定场地,二是免得有人混票。勾栏上面还张有巨幕,以蔽风雨寒暑,因而也唤作游棚、乐棚,简称为棚。演员在勾栏内演出,而观众都在勾栏外观赏。
      而且勾栏也很正视商业宣传,会在门口贴出类似于后世的海报和节目单的招子、纸枋等宣传广告,书写节目单、演出的时间和名角姓名等,以吸引观众。
      看着各个勾栏门口花花绿绿的“招子”,杨帆颇感兴趣,悠闲而认真地挑选起来。
      “二郎,今日运气不错,居然能遇上孙惜奴在此表演,我们快些进去,莫要错过了。”张大宝指着一张名前冠有“御前”二字的招子,兴奋地对杨帆喊道。
      原来,勾栏里的艺人大致分成两大类,宫廷艺人和民间艺人。宫廷艺人隶属于皇宫教坊司,分筚篥部、杖鼓部、拍板部、参军色等十三部,色有色长,部有部头,在这些人之上有教坊使,副钤辖、都管、掌仪范等等此类官职,管理十分严格。
      民间艺人就是野路子来的江湖客,开始只能在路上开阔地带卖艺,被称为路岐人,又从事表演叫打野呵,后来也有登台入室,逐渐变为瓦子的专业艺人。
      张大宝所说的孙惜奴便是出自教坊司,相貌绝美,加上技艺精湛的拿手小唱,是京城里颇具名气的艺人之一,号称“小李师师”。
      当张大宝在勾栏门**了钱,带着杨帆匆匆进入棚内时,偌大的看棚内已是人山人海。
      “我们来得太晚了,青龙白虎都被坐满了。”张大宝带着杨帆寻了处空座坐了下来,有些惋惜地说道。
      杨帆一边听着张大宝的介绍,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整个勾栏剧场是木结构的,而且是全封闭的,只有一个门供观众进出。木结构的舞台分为前部的“戏台”和后部的“戏房”,戏台与戏房用“鬼门道”相通供演员进出,戏台与戏房之间用“神巾争”隔起来,它的上面画着神像。舞台的两侧有低矮的栏杆勾栏遮挡,所以叫勾栏。
      观众席分为神楼和腰棚,神楼是正对着戏台而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放着供奉的梨园神之类的神灵牌位,也可以放观众席;腰棚就是围着戏台的木制的观众席,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当然了,在观众席中还是有等级,有“金交椅”,还有“青龙头”。金交椅是留给皇帝坐的,当然是在舞台正中最近处。“青龙头”在舞台的左侧下场门附近,“白虎头”则在舞台右侧的上场门附近,都是最好的位置。
      舞台的一侧设有“乐床”,是勾栏中乐队演奏时坐的地方。
      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或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宋词的写作和传唱过程一般是,先有乐曲,再倚声填词,然后付之歌唱。而小唱便是宋词最普遍的演唱形式,从市井勾栏瓦舍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等都会采用。
      小唱一般是歌者一人在台上拿着拍板然后打着拍板进行清唱,有的也会在清唱的时候配上一些乐器,如?篥、琵琶、箫、笙、方响等伴奏,歌者有男有女,以女性为主。小唱在宋朝非常的普遍,特别是在瓦肆勾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和之前比炎炎夏日更加热烈的气氛不同,当身着华美衣裳的孙惜奴缓缓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的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屏气

第16章 勾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