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与往年没有啥区别,无非就是聚会喝酒,走亲访友。
因木生回北京过节,村子里也没有组织太多的活动,人们在祥和中,享受着难得的团圆。
倒是杨半仙异常地活跃,他整天跟在秋生的屁股后,以启蒙老师自居。
现在,杨半仙已经知道秋生的厉害,他可是京津地区著名的风水大师。
低调的秋生回到故乡,从来都是老样子,没有任何架子,和儿时的玩伴耍在一起。
秋生在杨半仙面前,从来不提专业的事,就是唠老家的磕,这也断了杨半仙想在秋生这里学习的念想。
另外,杨半仙追着秋生跑,他还是想让秋生给修庙出点主意,甚至出点钱。
秋生继续尊重杨半仙,可就是不往修庙的事上说,老杨也拿他没办法。
春节在元宵节的花会中过去了,人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木生在正月初九,开车回到了北塘村,他已经为即将开工的各个项目忙碌。
在北京过春节的时候,他对北塘村项目的土建部分,进行了总体的安排。
老话说得好,土木之工不可善动,更何况是这么大的项目了。
无论是从施工队伍的组织,还是原材料的准备,都必须做到事先安排,周密部署。
他还从自己公司的队伍里,抽调了两名经验丰富的人,调回北塘村项目组,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工作。
随后,木生把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向村支书刘广发做了专题汇报,并商定在正月十六召开“两委”班子会。
此刻,刘广发为自己的英明之举,而沾沾自喜。
别看他工作能力很一般,可是他操作选出了木生这样的村主任,那么大的建筑公司,人家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确实,赵木生是北塘村最有本事的人之一,他赵木生干出的成绩,同样也是我刘广发的。
刘广发这个村支书,干的十分轻松,只需要点点头,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就算万事大吉。
正月十六这天,北塘村村委会会议室里,村级“两委”班子会准时召开。
这次会议,可是决定北塘村发展命运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项目建设,成立村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首先,村支书刘广发清了清嗓子,说:“我看人都到齐了,现在咱们就开会。”。
喧闹的会议室,立马肃静下来。
“大家都知道,咱们村的产业规划,获得了县政府的整体审批,开春各个子项目即将动工开建,今天咱们开个会,把组织成立起来,把分工明确一下。”刘广发说出了开会的目的。
随后,刘广发让赵木生宣读了组织成员,以及各自的分工,这次给李显贵任了副组长,让他全面协助赵木生抓好项目建设。
同时,刘广发宣布,除了上级拨款之外,项目建设资金暂由赵木生垫付一百万元,待未来项目有收益时,分期偿还,村主任赵木生答应不要任何利息。
另外,成立了项目监督组织,由村里三位老干部,负责监督项目财务支出,做到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最后,赵木生做了表态,他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把北塘村的项目建设好,也请大家监督我,我一定会以身作则,把咱村建设成最富裕和美丽的村庄。”。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讲完话之后,赵木生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确实是责任重大啊!
在他决定回北塘当这个村主任时,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回报乡亲们,不贪占村里一分一厘,做一个最廉洁的村干部。
人就是这样,无欲则刚,赵木生没有占集体
第174章、准备完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