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在迅速飞逝,二??一年的元旦已经来临,二十一世纪开始了。
当一本日历翻开它崭新的一页时,我们所关心的北塘村,也正处在发展的关口上。
在这个即将要开始的年轮里,中国和世界上都发生了一些大事情。
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成功加入了wto,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十万亿大关,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
当然,这一年,还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人们怀着各种心情,告别了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里,给了小小的北塘村各种希望,许多项目都在审批中,或者已经审批完。
北塘村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新选的村主任赵木生身上。
大家都期盼着,这个时代的新人,能在新的世纪里,带领着北塘的父老乡亲,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元旦过后,第二天正好是腊八节。
赵木生早已让人买好了腊八米,他安排人在村部里用大铁锅煮腊八粥。
清晨四点的村部,早已是灯火通明了。
劈柴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糯米、枣子等六七种辅料,在柴火的烘煮下,散发出粥的香气。
会议室的长条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菜、咸鸭蛋,还有许多软糯的糕点。
木生吩咐过,一定要把村里的老人们,都请到村部的会议室来,大家伙一起喝腊八粥,吃点心和小菜,聊聊开心。
在走群众路线,和关心群众疾苦这方面,赵木生确实是高人一筹,深得民心。
能够把那几个老顽固成功瓦解掉,为自己所用,这绝非是凡人能做到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经济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傍亮天的时候,天公不作美,给北塘村的大地上洒下了一层小清雪。
八点多钟,第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手里拿着碗,进了村部的院子。
来人正是木生的本家子,二组的老组长赵二爷爷。
尽管老人身体不怎么好,可这是木生操办的事,他作为长辈,必须捧场支持。
有句谚语说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赵木生把这帮老小孩,请到了村部,品尝城里人的腊八粥,体现的就是人文关怀。
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一个最小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赵木生把群众路线掌控得入情入理,恰到好处。
到九点多的时候,村部会议室里,聚集了村里五六十位老人。
大家的碗里都盛满了腊八粥,城里人喝的腊八粥辅料多,口感棒。
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人喊了一句“赵主任,给我们这些老家伙讲两句呗?”。
正在屋角与老人唠嗑的木生,被这一嗓子喊了过来,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对于木生而言,这些年,除了保持他的憨厚性格之外,他的口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好,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我把各位长辈请过来,喝上一碗热乎的腊八粥,这一年大家支持我工作,都非常辛苦,我这里谢谢大家了。”赵木生给老人们鞠了一个躬。
“咱们村会很快大发展的,将来还要修建养老院,让大家多享福……。”。
当木生的话音刚落,这群老人不自主地鼓起了掌。
大家的掌声刚落,赵老蔫推门进了屋。村主任的父亲居然迟到了,大家都和老蔫打招呼。
木生忙给他爹盛了一碗腊八粥,给老蔫找了座位。
老蔫一声不响地,端着碗,忙慌地把腊八粥喝光,桌子上的菜,他一口没吃。
喝完粥,放下碗筷,转身走出了会议室,大步流星出了院门。
我们不必对老蔫要求过多,他喝了这碗腊八粥,也算是对儿子木生的无声支持吧!
过了腊八节,没几天的光景,北塘村的好消息,接二连三地到来。
镇里蔺书记专门给木生打了电话,把木生约到了
第173章、全面获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