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价值超越[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同志们,我们今天来北塘村开会,就是要学习人家的务实工作作风,谋划项目抓发展的劲头,请大家回去以后,结合各村的实际,好好地开会讨论一下,形成一致意见后,报到乡里。”。
      自打刘万山开完家庭会议后,陆永军就把老岳父交代下的任务,牢记在心里。
      第二天,他就打发刘桂香去了商场,给他和儿子都买了新衣服,陆永军过去老在外边跑,他更明白人靠衣服,马靠鞍,出去推销砖瓦,必须得有一身好行头,这是门面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力度的加大,现在全国都进入大规模的建设之中,无论城市,还是乡镇,都在大搞建设,各种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
      这些基建项目的上马,给各类建材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所有的建材都热销,甚至脱销。
      人走时气,马走膘,最不务正业的刘万山就赶上了这波热潮,当然,他的砖瓦同样会成为香饽饽。
      现在,他的姑爷陆永军穿戴整齐,拎着手提包,包里装着一块砖、两块瓦的样品,开始出门去主动营销了,他要创造新的产品价值。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都有资格去做一次价值超越。
      作为高考落榜生,陆永军的文化素质并不低,在多年修剪果树中,他悟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有些事情,就是在“破”与“立”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就像那果树枝杈的去和留,都需要遵从常规,有些时候,还要学会打破常规。
      那个年月,营销靠的就是拉关系,请客和送礼必不可少,不出一个星期,陆永军就有了收获。
      他通过同学关系,认识了粮库的一把手,现在这粮库正在大规模扩建,需要大量的砖瓦,无疑,这可是一个优质客户,何况粮库的钱比较充足,回款还快呢!
      陆永军把粮库一把手和后勤负责人,请到了县城最高档的饭店里。
      他把最好的酒菜招呼上,一顿推杯换盏地大喝,把陆永军和粮库负责人直接喝成了哥们,临走的时候,陆永军又给二人带了点“小意思”。
      人情社会,不搞人情是不成的。紧接着,粮库上把所有的基建用砖瓦,定到刘家砖窑上采购,价格比过去刘万山卖的,每块砖要高出去二厘多。
      没办法,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陆永军这个有点文化的现代农民,在销售这个方面,似乎脑袋瓜也迅速“开窍”,他看似忠厚老实的内心里,已经开始形成他自己的一套营销学。
      那就是继续玩他的修剪理论,在取舍之间学会了找平衡,要想获得回报,就得先学会“舍”,要学会“出血”。
      就这样,刘家窑靠上了这个大客户,粮库每天大车小车地往外拉砖瓦,刘家窑的生意异常地火爆,每天都是车水马龙。
      精于算计的刘万山,人家这小狐狸的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他也借此机会动了脑筋,小眼珠子一转,有货的时候,也说粮库早就定了,玩起了“饥饿营销”。
      弄得一些小型采购商,不得不加价拉砖瓦,物以稀为贵,他们确实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有钱难买“我不卖”。
      照目前这个形势看,刘万山年底就可以彻底还清他的贷款,他距离明年盖楼的目标,似乎更近了一些。
      大款谢永明,在他的萤石矿上赚了个沟满壕平,可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他花好几千块钱承租的金矿,却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这金矿简直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余,前期搭进去很多人力物力,到目前,还没有掏到金货,每天把谢老板愁得直叹气。
      而陶桂芝现在正在扬眉吐气,她凭着自己的美色,把谢老板调理的很服帖,除了把谢老板当做饭票,更多的收益是,她掌管了矿上的财政大权,保险柜的钥匙挂上了她的裤腰带。
      这次,“烂桃”真正掌权,俨然成为了“老板娘”,谁要想得到重用,或者获得“高薪”,都得给陶桂芝溜须拍马屁,只要她吹一吹枕边风,一准管用。
      这一年,北塘村的人们,都实现了价值超越。
      用不了多久,秋收就要开始,相信人们收获玉米后,一定能换来花花绿绿的,更多的钞票。
      北塘村的一切,都走在了价值超越的轨道上。

第117章、价值超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