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价值超越[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类通过超越,创造了新的价值,它让过去的那些简单重复,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在村长王大军的带领下,北塘村人种出了优质的玉米种子,这就是一种超越。
      第二天,南场乡赵书记亲自带队,带领全乡的村支书和村长,浩浩荡荡地来到北塘村。
      别看,刘广发搞玉米制种不积极,甚至还有些消极,可是,在这种露脸的事上,他却毫不含糊,立马拿出他“一把手”的派头,陪着乡里的领导,各种的吹嘘。
      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这汇报工作也是一门子学问。有些人干活没问题,就是总结不好,汇报不全,所以,到最后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你看,这刘广发比武支书口才还要好,他向观摩团一通子介绍,在外人看来,他就仿佛一个运筹帷幄,指挥打仗的将军似的。
      再佐以他大义灭亲,割倒老父亲的玉米,气死了老父亲,哈哈,这些参观团的人彻底震惊了,这样的村支书就是最好的先进典型。
      刘广发绘声绘色地讲解着,当场就有几个村干部红了眼圈,也许是感同身受,可能是真感动了。
      北塘村土地收益实现了超越,刘广发借助项目,也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超越。
      此刻,王大军倒显得十分落寞,他戴着一顶半旧的草帽子,跟在人群中,偶尔和熟悉的乡干部耳语几句,也和熟悉的村干部互递着烟卷。
      对于刘广发这种“截胡”行为,王大军心里也不高兴,但是,他在行为和表情上,并未显露出一丁点。
      毕竟俩人搭班子,再说了,都是北塘村的事,谁汇报都一样,王大军显示出了他的大度。
      王大军可不想学东墙根的那几个老家伙,没事就去扯咸淡,拨弄是非,他想往前看,往前走,在这方面,王大军没有劣根性,他继承了农村人的本色。
      全乡,整个村种植制种玉米的,就北塘一个村,这可是蝎子屎,毒一份。
      其他个别村有小面积种植的,隔离效果并不好,截止目前,有没有串粉,制出来的种子能不能用,还都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乡领导而言,北塘村便是最好的先进典型,这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是最好的宣传和示范教材。
      眼前,这绿油油的玉米,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示,对于全体参观团的成员,都有很强的触动作用。
      大家的心情,就像这火热的天气一样,看着北塘村的业绩,各自对本村的工作,生出一些新的想法来。
      参观团在田间地头走过,技术员又从技术和价值层面,给参观团做了详细讲解。
      现场参观之后,这群人又来到了北塘村的村部。
      哎呀!一度冷清的村部,突然涌进了这么多人,这热闹,村里的人们是要看的,一群小孩子在村部外面的空地上,嘻嘻哈哈地玩耍。
      等大家都落座后,副书记李显贵给所有的人都递上水。
      此刻,村部会议室里,那个破旧的吊扇,吱呀呀地转着,扇出的都是热风。
      赵书记用手帕擦了一把汗,说:“天气炎热,咱们就开个短会,大家都谈谈感想吧!”。
      随后,几个爱“冒尖”的村干部,慷慨激昂地讲了自己的感想。
      他们可不想让北塘村把个风光占尽,更多的是把话题转到自己的村,把今后的宏图大愿说了个遍。
      窗外,老杨树上的蝉鸣,屋里喋喋不休的表态,似乎很和谐搭调,都同样的热烈。
      这种现场会,在责任制以前,人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什么大会战,农业学大寨,各种活动一个连着一个,此起彼伏的。
      现如今,因为乡里换了主要领导,这种活动才再次被启动,太好了,这种形式绝对具有鼓动性,大部分村干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在北塘村的现场会上,都找到了自己的灵感点。
      最后,赵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从谋发展的精神,因地制宜的方法,苦干实干的作风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他最后

第117章、价值超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