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说出,推着孟舒往前引路。
孟舒和周昌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之中俱是惊奇,这小小云中王竟然有王者风范,年纪不过十一岁,就能如此礼贤下士,口中还金句迭出!
天下归心,胸怀气势还真不小啊!此儿果有大帝之姿乎!
“国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古诗我也读了不少,我怎么没有读到过这句好诗呢?”
孟舒向云中相周昌请教道。
周昌憋了好一会,才口吃地言道:“我读.....读......读书少,期期不知也!”
刘如意之所以如此着急去见公尚绰这位墨者,是因为在诸子百家之中,刘如意最为欣赏的就是墨家了,其次是法家、道家,最不喜的就是儒家了。
伟人曾有诗句云:孔学名高实秕糠。刘如意是深以为然,常叹伟人真是一针见血。
墨家的‘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等思想既超前,又利于广大民众。而且墨家的治国理念中又极富法治思想,墨家组织内部就有墨者之法严格约束墨家弟子。
像墨家巨子腹?N曾为秦惠文王之先生,腹?N独子杀人罪死,秦惠文王欲赦之,而腹?N坚决不许,以墨家之法处死了自己的独子。
墨家不仅在治国方面和法家有相类似的法治精神,先进于其他学派,而且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也是极为先进,是领先于世界的。
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论述是墨家所独有的,《墨经》中论述了光学、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原理。
墨家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理论研究,还从中总结出了技术,用于制造各种器械和工具。
墨家在科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代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如果墨家能在中国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的科技到了近现代,完全会领先于世界,而不至于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局面。
这是刘如意在前世的那个平行世界阅读《墨子》一书之时,经常发出的感慨!
可惜兴起于春秋战国之交、盛于战国的显学墨家,在秦末汉初就趋于式微了,后来历史上出现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便完全消失匿迹了。
直到晋惠帝之时,才由学者鲁胜整理出《墨子》一书,但彼时的墨家已经无人传承,《墨子》一书也被束之高阁蒙尘,到近现代才被学者从故纸堆中找出残本,令人殊为扼腕痛心。
以前只能在书本上对墨家了解一二,现在刘如意从后世穿越到了汉初这个平行世界,遇到了自己在前一世最为感兴趣的墨家,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要好好与之探讨研究一番了。
况且自己现在主政一方,定然没有坐视墨家继续式微下去的道理,如果自己将来能在诸吕之乱后坐上皇位的话,必定要帮助墨家一派,让他们继续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让墨家开发出更多的技术。
而且以自己在前一世学到的科学知识,或许可以指点墨家一二,引导墨家学派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探索发展,让他们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墨家弟子确实是一班实用性人才,任用得当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功效利益,而且墨家可是有严密的组织,墨家首领巨子可是一位大佬啊!
如果能将天下的墨者收为己用,那将大大地壮大自己的实力!
有如此多的好处,叫刘如意如何不着急上心地去见墨者呢?
第15章 墨家城守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