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若是赵琮日后还能念及他说的这句话,他赵怀的亲人起码可以无忧数十年。
“老奴……,老奴不敢,老奴这个侄儿本就是托了关系进的宫,已经是老奴越了权,怎可让殿下这般恩宠。”
赵琮淡笑一声,负手走在前面,两人穿过一条长廊,赵琮停步,将背后的那些侍从唤退。
这才单独跟赵怀道:“你跟着官家这么多年,应该知道很多事情吧……?”
赵怀并没否认,点头道:“官家是仁厚之人,对老奴也是信任的紧,许多事儿都是假以老奴去办,所以也就没瞒着老奴。”
显然,赵怀也是玲珑人,害怕赵琮询问一些事情,便拿赵祯作为挡箭牌。
意思也很简单,赵怀一开始就明说了:事情我确实知道,但是那是皇帝让我去办的,你要问我肯定也不会说。
赵琮也没追问,只是道:“那你可曾见过这么多年,陛下心狠过?”
这个问题,问的赵怀有些愣神。
赵怀回过神,道:“回殿下,官家从登基开始,就从未有过私心和戾气,更多的……,只是无奈而已。”
将赵琮送到宫门口,赵怀便告辞而去。
赵琮站在宫门口,看着那带着星星火光的宫楼,心情有些泛起了涟漪。
赵祯,帝王。
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却连自己的生母都没见到几次。
从小养在刘娥的身边,自登基继位之后,就被刘娥一手掌控。
即便是后来知道了自己身世,也未曾秋后算账。
他的童年不幸福,不完整,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保持了一颗仁心,忧国忧民,兢兢业业。
连一碗羊肉汤都会考虑会不会打搅厨子休息,这样的帝王,面对他的却是处处有些滑稽的场面。
被臣子指着鼻子说教,自由被限制,甚至想要给自己的宫殿翻修翻修都被指责说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他凭什么不能?
他为大宋兢兢业业四十年,凭什么不能好好过个晚年?
赵琮的背影静静消失在宫门口,背影带着一丝决绝。
这一夜,端雨独自在那冰冷的床榻上休息了一夜,彻夜未曾合上眸子。
这一夜,端风坐在厨房边上,看着后院那太子专属的房间一夜未熄灯火。
…
柔远城,蔡挺手持一把牛角弓有些脸色涨红。
“蔡经略,这弓您可拉不动。”一个将领笑意盈盈的看着蔡挺。
蔡挺眉头一竖,冷冷道:“拉不动怎么了?拉不动我照样可以上阵砍杀!”
陶温灵俏生生的站在一旁,笑道:“蔡伯伯不像是个书生大官,反而像是个当兵的。”
一旁的花姨也笑道:“在咱们西北之地摸爬滚打的汉子,就没有白白净净的。”
“哈哈哈,不错,这到了西北啊,才知道,什么狗屁之乎者也,打的赢,拳头大才是道理!”蔡挺哈哈一笑,神情有些洒脱。
读书?
读书只能明理,真正办事还是得看人情世故和谁的面子大。
西北这地方,不是说你会读书别人就会敬重你,你得服众,你的手下人狠,你得比他们更狠!
原本不适应西北之地的蔡挺在呆了几年,发现这样的方式其实更舒心一些,更为的简洁和直接,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第97章 他不愧为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