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没有错上一个字。
“嗯,很好,”先生更加满意了,“《千字文》和《千家诗》呢?”
“都背下来了,”白六妹的眼中闪过了一抹聪慧之色,“先生随意抽,我都能答上来,也能解释出来。”
“好好好,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教书先生摸了摸胡子,笑眯了眼,“你听好了啊……”
白六妹对答如流。
她毕竟是白三郎教出来的,白三郎怎么可能教出憨货呢?
后来,先生又考了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先生考得很浅,不过白六妹都回答得很好。
“那四书呢?”先生又问道。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都背下来了,不过还没开始学。”
先生不信。
他抽了其中的好些个大段落,让白六妹背诵。
白六妹都背得很好。
“孺子可教也,”先生点了点头,“前后才一个月的功夫,想不到,你竟然学了这么多。”
白六妹低下头来,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
天还没亮,就要起来看书。
深更半夜,还在苦读。
一天读书起码读了八个时辰!
简直可怕!
她现在是再也不敢不听娘的话了。
她更不敢当着娘的面做坏事了。
后果不是她能承受的。
“你这孩子很聪明,接受知识非常快,若是平常人,定是远不及你。”教书先生感慨道。
“您可别夸了,”江涟漪走过来说道,“您再夸,她就要飘起来了。”
“您有没有想过,明年让她随白三郎一起下场考试?”先生认真地问道。
“考试?”江涟漪惊讶地问道。
“我们云梦国并未禁止女子科考,”教书先生说道,“以前就有人考过,并且,还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不仅让自己出了名,还给家里带来了荣光。”
云梦国类似宋朝,宋朝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
第一位参加科举考试的女童叫做林幼玉,根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九》记载:“自置童子科以来,未有女童应试者。自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并通,诏特封孺人。”
这个女童不仅通过了科举考试当中的童子科,而且还被宋孝宗封为了七品孺人。
后来在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有一名叫做吴志端的女童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得到了国子监挑试的资格。
只不过,宋朝的女子即便通过了科考,也不能够当官。
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的遗憾了。
“你想去考童子科吗?”江涟漪低头问白六妹,“你要你要是想去呢,我肯定支持你,你要是不想去呢,我也不勉强你!”
“我想去试试!”白六妹开口说道。
她想,她如果能够为白家争光,母亲肯定会为她感到自豪,到时候,她一定会成为母亲心里最重要的那个孩子!
“那就去试试吧!不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考得上就考得上,考不上就考不上,我让你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你考取功名,只是为了让你明理,做个有德之人!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女人要受人尊敬,她要么得有过人的才华,要么得有高贵的品德。但是,在我看来品德比才华更重要!有才无德的人不过是衣冠禽兽,品德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江涟漪说道。
(自从我重新更新之后,网站不推送我的文了,没了新读者进来之后,我感觉非常和谐,享受到了和你们这批老读者圈地自萌的快乐,虽然没有新读者进来看文了,但至少不用被骂,不用遭这个罪了。也挺好。)
第130章 参加科举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