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母亲说得非常好,你要听你母亲的话,以后做个有德之人。”教书先生说道。
白六妹点头。
站在旁边的村民们重重地叹了口气。
看来,白家二房是真的要发家了。
连他们家的一个女孩子,读书都能读得这么好,谁能说这不是兴旺之兆呢?
“先生,那我们就先走了。”江涟漪牵起了白六妹的手,冲先生点头。
先生颔首。
母女两人走回了家,正好听到白二郎一脸期盼地在问白三郎:“不知陈老爷家里有没有兵书?可否借两本给我看看?”
正好这时候,江涟漪推门走了进来。
白二郎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抹尴尬之色。
他心虚地低下了头。
他是家里的长子,理应留在父母膝下尽孝,不应该再想着去战场打仗的事情了。
一旦去了战场,那就是九死一生,要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不孝!
可他、可他又有一腔报国热血,天天做梦都想着驱除鞑虏,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居,让国家兴旺!
之前,他的腿断了,他的热血被浇灭了。
现在,他知道他的腿还有救,那一腔热血顿时又燃烧起来了。
江涟漪多通透呀?一眼就看穿了白二郎的心思。
她微微一叹。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留不住!
更何况,她也不是不懂家国大义的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白二郎能有报国之心,她应该感到欣慰、高兴、骄傲。
就是不忍心看他上战场。
别说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死亡率非常高。
就算是热兵器时代的战场,去了也是九死一生。
白二郎这么好的一个儿郎,她实在是不忍心看他上战场。
人性都是自私的,谁都希望别人家的儿郎上战场,自己家的儿郎留后方。
可如果谁都这么想,谁去报效祖国?
谁去保护人民?
一个人正是因为有了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宝贵精神,他才显得伟大!
“你想看就看吧,我不会阻止你,”江涟漪深吸一口气,竭力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话,“当年家里没钱,只能让你去当兵,午夜梦回的时候,哪个当娘的心里不疼呢?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自然希望你能留在家里,找个踏实的活儿做,和妻子、女儿幸福而又平静地过完一生。可如果这不是你的想法,我硬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你心上,你就算是平淡地过完了一生,你也不会真正地感到幸福,因为,你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憾。”
“娘,我……”
“你不必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江涟漪打断了白二郎的话,“我以前的确狭隘,但是在你爹死了之后,
第131章 我要这四海太平,万国来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