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兰走了之后,江涟漪去厨房的灶台里取了些还未熄灭的炭火,放在了一个铁盘子当中,端去了白明珠的房里。
天已经黑了,每间房都点着油灯,唯独这间房里漆黑一片。
白明珠害怕浪费家里的灯油,惹来家里人的嫌弃,天一黑便躺在了床上。
江涟漪将炭火放在了房间里,转身点燃了油灯。
“娘,不用点油灯,我这就歇下了。”白明珠有些局促地掀开被子坐了起来,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这么紧张干什么?我是你的亲娘,又不是你的仇人,”江涟漪拉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了她的面前,关切地问道,“今天干了一天活,累不累?”
“不累,”白明珠垂下了眼皮,“早就已经做习惯了。”
“这几年的确是苦了你。”江涟漪叹了口气。
“娘放心,等过阵子,我停了药,我便带着秋月住到镇上去,绝不打搅你们这一大家子。至于这段时间,我吃饭的钱、吃药的钱、住宿的钱、从唐家拿回来的嫁妆,我都会算好了交给你,绝不会少一文钱。”白明珠一副倔强的样子。
“你这是不把我们当家里人了?”
白明珠抿着唇不说话。
她不是不把她们当家里人,她只是太明白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的道理。
眼下,家里人是很关心她,照顾她,可是过了这段时间呢?
只怕要人嫌狗憎!
自己还不如识相点,早点搬出去。
二弟、三弟还没有成亲的时候,他们还能算是一家人。
如今二弟和三弟都成了亲,兄弟姐妹之间便算是有了一个个的小家。
她再赖在家里不走,便是没有道理了。
“你若真心想住到镇上,娘也不拦着你,只是娘要问你,你离开之后,独自一人带着秋月,你要靠什么养活自己?养活女儿?”江涟漪认真地问道。
这话算是把白明珠给问住了。
白明珠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
她沉默了片刻后,艰难地开口说道:“总归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一定能找到赚钱的法子!就算是给人家浆洗衣服,也能有口饭吃。”
“那你怎么培养秋月?”
“培养秋月?”她惊讶地抬起了眼皮。
“总不能不培养吧?养而不教,不如不养。以后,你不管是想让她当针线人、琴童、堂前人……还是当厨娘,都得要有钱去学艺啊!”
白明珠没有想过那么遥远的问题。
“就算你不想让她有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只想让她跟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安安稳稳地嫁个人,从此伺候起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那你也得给她备好嫁妆呀!最低三十两银子呢,秋月好像已经七八岁了吧?再过个四五年,就能谈婚论嫁了,就凭你每天给别人浆洗衣服,赚一口吃饭的钱,你怎么让秋月嫁人?除非你是打算,让秋月一辈子不嫁。”
这话又把白明珠给问住了。
“又或者,你是想再嫁个男人,让那个男人担负起秋月的嫁妆,可你真能找到那样的男人吗?你目前有这方面的规划吗?你下定了这样的决心吗?你打算为此做准备了吗?”
江涟漪的灵魂拷问扑面而来,打了白明珠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想好,你还不如先带着秋月住在家里呢,至少,公中不像以前那么困难,真要到了秋月出嫁的时候,出个三十两银子的嫁妆还是没问题的!”江涟漪站了起来,“今天我跟你说的这些问题,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等你想明白了,你再来告诉我你的决定。”
于是,白明珠真的想了一晚上,想得失眠了。
她明白自己真的没有任何本事,可以让秋月跟着她过上好日子。
但是她不能没了秋月。
秋月成了她活下去唯一的精神支柱。
只要一想到没了那个孩子,她瞬间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她不想将那孩子丢给王家人养育,哪怕王大娘和王老头是那孩子亲生的外公和外婆。
她舍不得。
她真的舍不得啊。
次日一早,白明珠顶着黑眼圈进了厨房,坐在了灶台前烧火。
江涟漪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憔悴,一副恹恹的样子,心里又有些不忍。
白明珠还没有想明白,因此,也就没有跟江涟漪再提起走或不走的事。
江涟漪也没有主动再提,免得这丫头又多心,怀疑这个家容不下她。
母女俩之间的气氛,显得诡异极了。
白三郎进来之后,眸中闪过一抹深色,不过什么也没问。
白六妹倒是想问,但她悄悄地观察了一下白三郎的神色,然后又将到嘴边的话给憋了回去。
现如今,白三郎在家里就像是一尊如来佛,用五指山牢牢地镇压住了孙猴子一样的白六妹。
白六妹越是跟这个三哥相处,就越是畏惧这个三哥,渐渐地变得有些谨言慎行。
这让她有点憋屈,并且时不时地感到烦躁,却又毫无办法。
一家人吃完早饭之后,白明珠又抢着收拾起了桌子,只是神情没有昨天那般紧张了。
她收拾好桌子之后,叫住了正要离开的江涟漪:“娘,这都过去好几天了,咱们是不是该去看看秋月了?”
“可以啊,”江涟漪点了点头,“秋月喜欢吃什么?我做点给她带过去,如果是我不会做的,那我去镇上买点。”
白明珠摇了摇头。
“你不用觉得这么做是在麻烦家里人,你不想吃,难道秋月不想吃吗?”江涟漪反问道。
“她喜欢吃萝卜糕,只是,很难吃上一回,就算能吃上,那也是小姑吃剩不要的。”白明珠艰难地开口说道。
“那就做萝卜糕,多做一点。”江涟漪点头道。
江涟漪取出几根又白又大的萝卜,将萝卜均匀地切成了薄片,再将薄片均匀地排开在了砧板上,叠出好看的花纹。
这一手动作极快,如行云流水,让白明珠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惊讶之色。
紧接着,江涟漪又快又稳地落下菜刀,将那切萝卜片切成了一根根均匀的细丝,每一根细丝在宽度和厚度上竟都别无二致。
她将切好的萝卜丝撒入沸水中烫的片刻,捞起来后又用凉水冲了一遍。
再接着,她挤干了萝卜丝当中的水分,放在了一旁的碗中。
腊肉、腊肠和干虾米被切成了碎丁,抛洒进了六成热的油锅中,翻炒片刻之后,混入萝卜丝搅拌均匀,再加入糯米粉、澄粉、盐和糖搅拌均匀,做成一个个萝卜糕面团。
再将面团放入蒸锅之中,烧开清水后,大火蒸半炷香的时辰,便可以出锅了。
出锅后的萝卜糕,还需要切成薄厚适中的萝卜糕片,放入油锅中,小火煎炸至两面上色。
至此,这道萝卜糕算是完成了。
江涟漪见白明珠看得很认真,忍不住说道:“做萝卜糕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我们在加入糯米粉、粘米粉、盐和糖搅拌均匀时,水不能一次性加入,一定要慢慢加入,才能保证最均匀的口感;第二个要点是,一定要在萝卜糕中加入澄粉,做出来的糕点才会弹软有劲;第三个要点就是,要将蒸熟的萝卜糕煎一煎、或者烤制一下,这样一来,我们做出的萝卜糕才能散发出一阵强香。”
白明珠吸了吸鼻子。
她这辈子还真没闻到过这么香的萝卜糕。
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了喊声。
“什么味道这么香呀?我这才刚吃完早饭呢,又给我整饿了!”
“我们家正吃着饭呢,都香到我们家厨房来了,把我们这桌上的菜香味都盖过去了!”
“肯定是白老婆子又在做什么好吃的!真是馋死人了!”
……
“你再尝一下,看看味道如何,”江涟漪夹了一块萝卜糕递给了白明珠,“小心一点,别烫到了。”
白明珠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这萝卜糕的味道果然与众不同。
她小时候随娘亲去镇上,也不是没吃过萝卜糕。
镇上卖的萝卜糕,一口咬下去,有的地方很松软,有的地方硬得硌牙。
镇上卖的萝卜糕,口感十分普通,就跟吃面团一样,完全没有娘亲做的萝卜糕这么弹软有劲。
母亲只是在其他人做的萝卜糕上做出了几点细微的改动,没想到差别居然这么大。
“好吃吗?”江涟漪问道。
“好吃,”白明珠意犹未尽地说道,“以我以前吃过的萝卜糕都要好吃。”
“我做了一大锅,一会儿盛上一碗,你送去给左邻右舍,让他们也跟着尝尝鲜;我再留一大碗给家里人吃,剩下的都带去钱家,让秋月吃个够。”江涟漪笑着说道。
她觉得白明珠暂时可能不会离开白家二房,不如由她出面给左邻右舍送些糕点,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们吃了白明珠送上门的糕点之后,应该就会少讲或者不讲白明珠的闲话了。
这样一来,白明珠的心里也会好受很多。
白明珠点了点头。
江涟漪立刻盛了一碗萝卜糕,让白明珠送了出去。
左邻右舍尝了这碗萝卜糕之后,都说好吃得不得了!吃了一回还想第二回呢!
白明珠端着空碗回来之后,望着家里的萝卜糕,若有所思。
“娘,我想跟你学一门手艺,以后去镇上卖萝卜糕。”白明珠突然郑重地说道。
 
第104章 萝卜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