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你想清楚了?”江涟漪很是意外,“做小吃图个温饱倒是没问题,想赚大钱自不必想。而且镇上的小吃也很丰富,什么撺肉羹、蹄子清羹、鱼辣羹、杂合羹、蝴蝶面,大麸虾、煎肝、冻鱼、血脏面、笋淘面、煎鱼、煎茄子、猪大骨清羹……种类十分丰富。”
      “我想试试,”白明珠坚持地说道,她以后要养女儿,就必须要找到一条赖以生存的赚钱路,手里头的一百多两银子看着很多,如若坐吃山空,早晚会没钱,“而且,我觉得娘做的萝卜糕确实好吃,生意应该差不了!”
      “那好吧。”江涟漪点了点头。
      既然她愿意干这个辛苦活,那她就尊重她的选择。
      反正她是不想干,她嫌累,她只想成为一代名医。
      “而且,我觉得娘昨天晚上说得对,我要好好为秋月考虑,我得将她培养出来!这需要很多钱!娘,你以后要是琢磨出了什么新的小吃,你也教一教我,我想多点本事傍身。”白明珠郑重地说道。
      “你想当厨娘?”江涟漪有些惊讶。
      在这个时代,厨娘其实是很有地位的。
      宋代有一位太守,有一次休假在家,突然想吃京城的菜,就请朋友帮他去京城物色一位厨娘,接到家里来做菜。
      没过多久,朋友就为他找到了一个厨娘。
      这个厨娘“其人年可二十余,近回自府第,有容艺,能书算”。
      几天后,这厨娘从京城过来了,她在距城五里的地方就停下来,让人给太守送来一封告帖。
      “乃其亲笔也,字画端楷,历序‘庆幸,即日伏侍左右,末‘乞以四轿接取,庶成体面。辞甚委曲,殆非庸女子可及”。
      太守马上让人派了轿子前去迎接,对这位厨娘十分客气和尊重。
      这位厨娘“及入门,容止循雅,翠袄红裙,参视左右,乃退。”
      京城有本事的厨娘,连太守都要对她客客气气,可见这是一份十分体面的职业。
      “没有,”白明珠摇了摇头,“想当厨娘肯定得拜师学艺,这里只是个小地方,且不说,我没有钱拜师学艺,我就是有那个钱,我也找不到有本事的厨娘啊。我暂时只是想多学些本事罢了。”
      “你若想学,我一定找法子帮你。”江涟漪坚定地说道。
      江涟漪的话,令白明珠的心里感到一阵慰贴。
      原本,因为唐家的那门婚事,她与母亲算是离了心,可今日见母亲这么为她的前途着想,她那颗冷硬如冰山般的心,微微裂开了一条缝。
      江涟漪带着白明珠来到了镇上,将一篮子的萝卜糕递了过去。
      钱家人接萝卜糕尝了尝,一个个赞不绝口。
      “依你们看,这萝卜糕能在镇上卖得开吗?”江涟漪问道。
      “肯定能!”钱小松抢先说道,“我去年在外面跑了一年,这大江南北的小吃,什么没吃过?我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这萝卜糕可真是绝了!”
      “有你这么一说,我家大闺女算是放心了!”江涟漪笑着说道,“哎,对了,怎么没看到小竹呢?”
      “小竹去帮助穷人了,”钱大娘无奈地说道,“真是劝都劝不住!肚子都那么大了,一天到晚净往外面瞎跑,好在是你劝住了她,现在不霍霍家里的钱了,只是去当个苦力罢了。”
      江涟漪抓了好几块萝卜糕,放在了唐秋月的手里,皱着眉头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前阵子,镇上开了一个善堂,到处帮助穷人,她就去帮忙了,一文钱工钱没有,每天跑来跑去,回来累得像狗,也不知道做起来有什么劲儿,天天跟吃了人参丹一样!”钱大娘不满地说道。
      “这个月份还是可以适量运动的,不要过度操劳就好。”江涟漪斟酌着说道。
      “我也是让她别过度操劳呀!都是个嫁了人的媳妇了,一天到晚净在外头跑,跟个男人一样,看着就糟心啊!”钱大娘越想越闹心。
      “镇上怎么会突然有个善堂啊?”江涟漪忍不住问道。
      “我也不知道,有一天突然就开起来了,还是个私人开设的善堂。”
      “那他们做什么呢?”
      “每天探望老人家啊,给老人家送油、送米、送木柴……告诉老人家怎么防骗、告诉老人家怎么防贼、告诉老人家怎么防火……甚至,有少数几个老人无儿无女,他们还上门干家务活呢,”钱大娘翻了个白眼,“真是吃饱了没事做!”
      “没卖货?”江涟漪忍不住问道。
      “没有啊!这都搞了七八天了,没见到他们要卖货啊!就是对老人家挺关心的!说是开这个善堂的老板啊,这个见不得老百姓受苦的大善人,再加上母亲生了重病,想要多做善事给母亲祈福!”
      江涟漪暗想,难道是她想多了?
      主要是,她上辈子见过太多坑老人钱的团队了。
      那些团队给老人送油、送米、送脸盆……甚至还送十元一张的纸币。
      他们连续在一个地方搞个好几天,等老人家被这些小恩小惠蒙蔽了双眼,被他们的热情给欺骗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卖红外线保暖裤、纳米按摩仪、高分子眼罩……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以为那些老人家没钱吗?
      不,那些老人家非常有钱!
      他们出手十分阔绰,八千块钱的红外线保暖裤,说买就买!
      江涟漪觉得,既然人家不是为了卖货,而且这种卖货手法也是后世才有的,那应该是她想多了,可能那个慈善堂的老板就是想做善事吧。
      此时的江涟漪并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想多了,只是她想的还不够多。
      这家私人开设的善堂,确实不是为了卖货给老人家,却是为了干更黑心的事。
      可称之为丧尽天良的事!
      一旁,白明珠摸着唐秋月的小脸,见她这几天胖了一点,气色也好了许多,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看来,钱家人对她非常好。
      她便放心了。
      “在钱家开不开心?”白明珠微笑着问道。
      “开心。”唐秋月点了点头。
      “每天在家做什么?”
      “钱爷爷、钱奶奶不让我干活,我每天吃饭、睡觉、上茅房、在屋子里烤火。钱奶奶对我可好了,特意找了一根麻绳,在院子里的树下搭了个秋千,中午暖和的时候,我就去荡一会儿秋千。”
      “真好,”白明珠高兴地说道,“你钱爷爷、钱奶奶对你那么好,你要感恩,以后要报答他们。”
      唐秋月点点头。
      以前的白明珠,断然是说不出这种话的。
      以前母亲对她再好,她只当做是理所应当。
      她嫁了人之后,被践踏成了草,才在贫苦当中慢慢地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
      原来,没有人生来就该对你好,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都该心存感激。
      “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呀?我想你了。”唐秋月期盼地看着她。
      她是个心思敏感的小孩子,即便钱家人对她再好,她也明白此刻是在寄人篱下。
      她渴望回到母亲身边。
      白明珠摸着唐秋月的头,眼中浮现了一抹不舍之色。
      她又如何舍得与唐秋月分别呢?
      只是,暂时还不行。
      “等过一阵子吧,娘怕你爹来乡下找你,到时候把你给要回去。”白明珠难受地说道。
      “我知道了,娘,我会懂事的,我不会给钱爷爷和钱奶奶添麻烦的。”唐秋月乖乖地说道。
      白明珠点了点头,只觉得心疼不已。
      她从怀里拿出了一串铜板,塞到了唐秋月的手中:“想吃糖了,就拿钱去买。”
      “我不要,”唐秋月摇了摇头,“钱爷爷和钱奶奶说了,我不能出去,会被认识的人看到。”
      “那就让钱爷爷和钱奶奶给你买。”
      “不要,”唐秋月还是摇头,“娘把钱留着吧,秋月什么也不爱吃。”
      白明珠叹了口气,这个孩子真是乖巧到让人心疼。
      所以,她如何能舍得下她呢?
      江涟漪陪着白明珠在钱家坐了两个时辰,离开的时候,钱小松说道:“对了,亲家娘,即便您今天不过来,我也打算去一趟湖塘村的呢。”
      “怎么了?”江涟漪问道。
      “我的朋友上次带走了两百个竹编,那些竹编在别的码头卖得很好,才一两天的功夫就被抢完了!我朋友的意思是,这回想做一千的竹编,在过年之前多跑一些码头,问问你们愿不愿意?”
      “这当然愿意了!”江涟漪高兴地说道。
      “那就尽快吧!”
      “行!”江涟漪点点头。
      钱小松送江涟漪和白明珠出了店,两人租了一辆牛车,回到了湖塘村。
      江涟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白五郎。
      白五郎的第一反应是高兴,然后,笑容渐渐消失。
      第二天,白五郎做了四十个竹编。
      第三天,白五郎只做了三十个竹编。
      第四天,白五郎只做了二十个竹编。
      江涟漪稍微一留心,就发现他每天做的竹编越来越少了。
      (感谢落枫、给爷冲、楚窈、吃番茄看小说、用户1100873……等读者的陪伴,首先说声对不起,最近确实是不看评论也不回评论了,包括章节评论和段落评论也不看,前几天刚去医院做过检查,双向情感障碍转中度抑郁,还伴随着人际关系敏感,过度在意他人评价,这使得我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有点自闭了。很抱歉,辜负了你们的陪伴,但是,我以后确实是什么评论都不敢看了,唯恐心理状态更糟糕,说声对不起了。)

第104章 萝卜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