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二道拦门酒歌唱完,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金寨的文化。
      就是马一丽与闻章,之前,是老板逼着他们来的。
      现在体会过后,他们感到不虚此行!
      就是李幼兵,心中想到。
      这要是推出去,那会全世界闻名的。
      这个投资,打死我也不会让出去。
      等一下,找妹夫,马上将这个投资合同签下来。
      这时的场上渐渐地进入了高潮。
      最后一道为火炉酒,甜蜜冲头大。
      拥来的上百人的迎客男女,不约而同地唱起了酒歌或飞歌。
      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摄影组导演,在金寨经历了十二道拦门酒后,深有感慨地说:“苗家的十二道拦门酒,代表十二路古歌,展示十二种鲜花,比观赏十二个景点,爬十二座名山,品十二朵奇葩还要美!苗家非遗酒俗文化更美!”
      欢迎仪式完结后,客人被送进了吊脚楼。
      马一丽好奇地从楼下跑到了楼上。站在了二楼,看向了远处的山水,赞道,“好山好水好人!”
      李幼兵带来了一个人,他们住在一栋吊脚楼。
      曹云龙带着乡党委成员,前住吊脚楼拜访。
      纪检委员被接了过来。
      九个委员,一同上门。
      李幼兵拿出了好烟好酒招待。
      曹云龙事先告诉了他,苗寨的人,最喜欢的就是酒。
      所以,李幼兵带来了六十瓶茅台。
      喝酒不带下酒菜,那是不诚心的。
      所以,他带来了京城有名的下酒菜。
      喝酒的时候,尤其咱华夏人喝酒,总要有些酒菜儿,指望着跟西方人似的、拿个玻璃杯倒那么一点儿、什么菜也没有、就这么干喝,恐怕做不到,总得“就”点儿嘛儿,不然喝不下去,所以叫“下”酒菜;
      哪怕是再简单的、再便宜的,只要能下酒,就是好菜。
      酒菜首推怕是要数花生米,北京叫花生仁儿、到天津叫果仁儿。
      花生这东西仿佛跟酒天生有缘,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也不管是煮、是炸、还是炒,都是佐酒佳品,
      花生米一个一个的吃,吃一个喝一口,一袋儿花生好几十、上百个,且够喝几顿的。所以您看除了花生,开花儿豆儿、铁蚕豆、哪怕是盐水腌黄豆呢,莫不是喝酒的好伴侣。
      可是喝酒也不能光吃豆儿,下酒的好菜自然是多的。
      不过您要说猪头肉、大肘子、红烧猪蹄儿酱牛肉,好是好,可也不能见天儿吃(就酒的频率绝没花生米高),钱包儿受不了是一方面,顿顿大酒大肉,胃也受不了不是?
      咱不如弄点儿民间的、通俗的、聊点儿那些个别另样的,用北京话讲:“葛”的。
      要说葛,有这么几件喝酒的葛事儿流传甚广。
      比如嘬钉子的、含猴皮筋儿的、“嚼”子弹头儿的。
      知名度最高的是嘬钉子就酒的,据说还得是生了锈的铁钉子,为的就是咂摸那点儿铁锈。
      这多少有点儿扯,倒是省得缺铁,可您不怕中毒吗?
      更离谱儿的说有的还不是一般的铁钉子,是棺钉,棺钉大家都懂吧?
      钉棺

第102章 苗寨风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