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材用的,比一般铁钉子长很多,说是一个看坟的老头儿,天天晚上喝酒,也没菜,拿一个棺钉剔牙玩儿,菜都没有上哪儿塞牙去?就为有点儿“营生”好下酒。
      日久天长,棺钉都磨短、剩一半儿了,老头儿牙没事儿。
      还有含猴皮筋儿的,据说这位喝酒时往嘴里搁一根儿猴皮筋儿,拿舌头卷这皮筋儿玩儿,下酒。
      最“可气”的是这嚼子弹头的。
      有这么一位,每天到酒馆儿,光要酒不要菜,但是要个空碟儿,跟老板要免费的酱油、醋,告诉拌拌自己带的菜,但是这一个“花生米”拌了二十年,其实是个子弹头儿做的假花生,拿这个沾酱油,然后搁嘴里咂摸滋味儿。
      老京城曾经流传“四便宜”的说法,注意是bian宜,跟便宜坊一个发音,分别是:花生米、开花儿豆儿、凉拌白菜心儿、炝拌萝卜皮。
      这一回,李幼兵带了这四样,每一样准备了五十包。
      那是很小的包,一包也就一两。
      但是,金顶乡的委员们一吃,一个个抢了起来。
      纪检委员说,“还是京城的下酒菜好吃!”
      每人喝了一口酒,都不再喝了。
      他们关心的是投资的事。
      曹云龙也不管,在边上喝着酒,一粒一粒的花生米向口中丢着。
      乡长看书记不管了,只得出马。
      “李先生,你想如何投资。”
      这就是单刀直入了。
      李幼兵之前,已经与曹云龙商量好了。
      心中有数,便说了起来。
      “我将成立一个金寨旅游公司,将金寨村并入公司内。所有的人与固定资产,全部并入金顶旅游公司。”
      大家都吸了一口冷气。
      副乡长问,“那金顶的人民生活呢?”
      “过去怎么生活,将来还是怎么生活。只是,他们会按劳动拿报酬。参加一次拦门酒,每人会有收入,唱一次拦门酒歌,也会有收入,还有其他的工作与活动,都会有收入。”
      宣传委员说,“那不就成了一个表演团。”
      “你说对了,每个人都会有表演的角色任务。所有的任务组成,就是金顶苗族民族文化。”
      乡长拍手道,“好!”
      其他的人也都拍起手来。
      乡长问,“那我们乡能得到什么?”
      李幼兵拿了一粒花生,丢向口中。
      不料,丢歪了。
      只得再拿一粒,放到了口边,这才丢进去。
      吃了后,才说,“我投资一千万,全包了金寨的一切经营活动。一切按我的计划去做。你们以土地,苗寨,山水,苗民为投入。”
      这个方案,大家都同意了。
      赚了钱,要分给乡里的。
      最后,双方酒都不喝了,讨价还价起来。
      李幼兵提出,“我投一千,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七十五。金寨村,所有的人力与固定资产投入,占百分之二十。乡里获得百分之五。”
      乡委成员们,马上不干。
      百分之五,也就五十万。
      李幼兵说,“我的计划是,年收入五千万,你们的百分之五,就是二百五十万了,不少了。”

第102章 苗寨风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