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根本不是被送往寻亲之路,而是送往死路。怀着希望的她们不知,在此之前,她们的儿子与丈夫已经被害!
正如阿力转述慕清颜的话,屋门口的两只木箱是送货所用,两个女人就是藏在箱子里,被刘父驾着马车送往合适的地点丢放。也是通过青郎的话,解释了慕清颜之前对牛二娘与湖州女子在襄城行踪的疑问。
阿力还让人又从卖茶翁那里了解到,姓刘的人是在七月二十八巳初二刻左右拉货回去,约半个时辰后驾着空马车离开。卖茶翁当时实则所看到的是刘父“送货”返回,他不知大早时刘父已经出门。只是从平日看到刘姓父子的马车来来往往,加上与假周平说话时的误导,以为那时他见到的是马车拉货回来。其实马车奔来奔去,没有外人能够看到车厢是空的还是载了货物,只凭一张嘴,谁也说不清究竟是拉货还是送货。
另外还有一点与卖茶翁所说有出入,那便是假扮刘姓儿子的人离开的时间。据青郎的话,那人其实在二十七日夜才离开,而不是更早的两日前。结合那人是在夜里现身,应该是早两日避开旁人视线,转为暗中活动。
“那两只穿孔透气的木箱应该就是用来藏人,刘姓父子在第一起断头案发生前便在城北租房居住,那时襄阳风声平静,疏于盘查,必然给其机会以运货之名暗中倒送贼犯。之后即使襄城盘查严苛,但不经城门,只在城中奔走,保持本分稳当行事之下,也不易被人留意发现。如此便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吴琚愤然握拳砸在桌上。
若真如此,不知那假冒刘姓的二人已暗中运送了多少贼人!
“刘姓父子只是摆渡人?”陆元韶想,“即使做‘摆渡,若在城中出入过于频繁,也难免不引人起疑,他们只依靠这两口木箱并不便于运送大批同伙。而从刘姓父子、假周平等人来看,他们借用他人身份可谓手到擒来,这比冒着被盘查的风险藏箱更安全。以我之见,若这两只木箱是用来藏人,藏匿受害者的可能更大。这两只木箱是名副其实的‘货箱,也许青郎就是被其中一只木箱带到那处宅子。”
“不过,青郎在宅子里第一次见到牛二娘与那湖州女子时,她们并非藏在箱中,而是直接被人带去。如此大胆,想来是借助了天色掩饰。牛二娘是七月二十七早离开榷场,按照她出现的行踪,应是从榷场向南,到达襄城还需途经樊城,除榷场外,还需经过三个城门。而那时城门盘查很严,案犯也不便冒险箱中藏人暗送。”
“所以按照青郎所见,除一路上两个女人被藏在车厢不被外人看到,他们应该是赶在襄城北门关闭前入城,这样方能借徐徐落幕的夜色掩饰,还有街上人踪稀少,避人耳目,不被襄城北边认得刘姓父子的人发现马车里载了两个女人。而这四人要通过城门,也必然会有一些特殊表现,只是在当时让门守觉得能够接受罢了。吴大人,不知对那刘姓父子行踪查问如何?尤其是对襄城北门与樊城南门的查问。”
第92章 摆渡送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