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为加强自己的劳动实践动手能力,打从那天起,尚青竹与吴向就在宿舍燃烧了比一比的苗头。
尚青竹本没有几件换洗衣裳,以前那衣袖毛边了、口袋掉线了,也就混着过。混不过去的,带回叔婶家,找许萍或堂妹帮着缝补。可现在他竟然学着拿起了针线,还跑到了郑秀萍宿舍,请她指教。几回练习下来,他不仅能缝补自己的衣物,还时不时给学生钉个掉落的钮子,补点勾破的衣裳,针脚越见均匀细密。到后来,干脆带着团员去给村里的军属、五保户洗晒、缝补衣被。
吴向却把好老师好家长一起做了!他看着不服气,承包了两人早晚饭,再不去外面小店里买吃的,也不从家里带熟食了,翻着花样买新鲜蔬菜,混着一点鸡鸭肉蛋,饭菜是越做越好吃。遇到他与尚青竹班级的学生需要留校辅导的时候,干脆把学生带到宿舍,连讲解兼带着请吃饭!
郑秀萍更不比两人忙得少,当上大队部辅导员的姑娘像秋天晚开的花,发挥着本就喜欢的手工能力,自学了编织、裁剪、缝纫等手工,带了学生们用稻秸、竹片等编了大大小小的筐、篇、斗,用碎片拼了抹布、扎了拖把,不仅够各班里日常打扫与装杂物用的,还跟着尚青竹、吴向去给送了军属、五保户!
这一年中秋来临的时候,三位年轻教师收获了一个饱满的节日:谭健先后接到几个村里的表扬信,封封都是对罗桃几位年轻老师带着学生们做好事的赞许。伴随着表扬信而来的,还有乡亲自制的土月饼、自种自收的花生、红枣等土产。
郑卓余、“花腔程”与病愈归来的何琳一起在食堂里与学生们共尝到这些东西,嘴里对这些课外的活动不屑一顾,可转身自己也带着班里的学生开始了类似的活动。郑卓余甚至和“花腔程”做了保证:到春节,一定要让自己班里的学生拿出像样的毛笔字,写出红艳艳的春联,送到村里去!将浓浓的年味与喜悦贴到家家的大门上!
这样欢然而和谐的气氛,自然促动谭健大方地将一串串灿烂的表扬送给了年轻的教师们:会议上的口头赞许、宣传栏里贴进的表扬信、学生面前鼓励……这些把尚青竹、吴向与郑秀萍耸立成了年轻一代教师中的榜样。
宿舍里弥漫着香喷喷的喜悦:为了这些表扬,吴向在宿舍里颠勺炒菜的动作都更加轻快,看着尚青竹一边给学生缝袖套,一边背英语的模样,笑着说要赛一赛,学期末的时候谁收的表扬信多一些。
尚青竹嘴里说着“我们刚受到点表扬,尾巴不要翘那样高!”,可不自觉地自己背诵英语的声音也抑扬顿挫了许多,让吴向那热锅爆炒的火苗也兴奋跃动着。
——
火苗太旺的时候,总有挫折来泼冷水。
这一年,罗桃中学为响应“进一步克服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要求,谭健特地加强了劳动实践锻炼,向乡里申请到一段枯水期干涸小河床的分段清理任务。
李主任分配各班任务的时候,尚青竹与吴向争着、抢着为班里多要了十米的任务,各自找着“大火枪”提前备好了劳动用具。
本以为又将在劳动实践中取得出色成绩的他们,到了河床清理实践的开始,才尝到班主任不易的苦头!
学生们遇到校外劳动的兴奋盖过了劳动的要求,把河床当作了追逐打闹的地方!找河床里的小动物、抓泥相互抹手脸、挖坑绊个人、泥里摔个跤……嘻哈玩闹的声音直接淹没了尚青竹与吴向带着劳动的吆喝声!
到了快收工的时候,已带班完成任务的郑秀萍跑到两人身边看劳动任务完成的进度,谁知两人带的班级还有一半的河床没清理!玩闹的学生们你推他搡乱作了一锅粥,只有两三个学生跟在尚青竹与吴向后头挥汗如雨,急得不知怎么帮着、催着,让这两个班级不拖全校的后腿。
谭健过来检查,看着这样的状态,直接把尚青竹和吴向叫到了岸边,完全不顾两人全力劳动,累出一身大汗,从头到脚都糊了泥的辛苦,批评:“有这样带班级、带学生劳动的吗?要不是你们两个班级,全校师生都可以回家歇口气了!”
尚青竹狼狈地擦着脸上委屈的泥浆,不知怎样解释。
吴向不服气,拉过尚青竹的手,露出几个磨破的憋屈水泡:“我们又没有闲着,一直干着呢!”
谭健的摇头,让这两个自感风光得意的年轻后生惊了一跳:“你们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就是老母鸡?懂什么是工作分配吗?什么都帮学生做掉而不是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劳动实践能力。下一周,全校的卫生,就由你们几个班级包掉!”
第67章 该奖该罚该批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