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以往而言甚至还少了很多。
那些被抓住的战俘,很多都被直接送去了修铁路。
工部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们,只要这些人能够凑够时长,那么他们就能够得到特赦。
这是朱雄英制定的策略,总需要给这些人一个盼头。
并且针对不同的人,所规定的时间也并不一样。
工部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居然如的重要,而他们也觉得好奇,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权利交给了工部这样的部门。
不少人都认为自己被抓住了之后,一辈子都没办法从大明活着离开了。
然而却没有想到,他们这些人来修建铁路之后,可以不用挨饿。
对于朱雄英所做的一切事情,已经有很多的官员感到不满。
从某一个程度上而言,朱雄英已经完全的背离了他们这些人。
身为大明的下一任继承人,不为他们这些官吏做主,却想着去怎样讨好百姓,简直就是主次不分。
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官员,百姓又凭什么能够过上好日子?
然而他们却没有想过,朱雄英为什么会这样做。
或许所有人都不在乎百姓究竟想要些什么,朱元璋却是非常的清楚。
自己的确是用一个碗就打下了整个天下,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后代能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哪怕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朱标,那也是经过了如此多年的耳濡目染之后,才稍微的理解过自己。
可他却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居然能够准确的摸到了自己的心思。
饥饿是真的能够把人置于死地的,所以他创建了大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整个国家都恢复生产。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吃得饱饭,朱雄英这一次所做的事情或许真的伤害到了不少读书人和勋贵的利益。
但只要能够让整个大明变的更好,朱元璋并不在意这些事情。
当他回到了京城的时候,便得到了一个消息,郑和的船队回来了。
不过这一次所带来的消息并不好,当这位传奇的航海家站在了朝堂之上的时候,很明显。气氛都有些不对。
郑和在面对朝堂众臣的时候,都只是报喜不报忧。
就好像他们这一次出去,做了一趟贸易以后就回来了。
下朝了之后,来到了皇太孙的府邸时,郑和才将绷紧的神经给放松了下来。
“殿下,我们这一次已经到达了这里,但这次在航行的时候发现了一支舰队,他们用的是一种帆船,体积比我们要小很多,但他们的速度极其的灵活。我们双方打了一仗,各有胜负。”
郑和并没有隐瞒,他对于这一次的交手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
按理来说,他所率领的这支船队,本就应该是天下无敌的才对。
结果没想到还能够被对方击沉了两艘,这被他视为是最大的耻辱。
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被他所打沉的那些帆船,几乎已经是都铎王朝的主力了。
没想到才刚一出来,就直接被大明的海军给打残了。
第465章 各有胜负的海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