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点就是,朱雄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皇宫。整个人都到了北平。
      朱棣现在对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也清楚,如果朱雄英真的想要削藩的话,那恐怕自己的爵位也是要被收回去的。
      然而看着朱雄英最近一段时间的操作,就知道了事情跟自己所想的完全不同。
      “四叔,我这次来到北平,是有一件事情想要与你商讨。”
      他并没有掩饰,而是开口就跟燕王说了起来。
      “迁都?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朱棣感到十分的奇怪,虽然说有时候他也做过这样的梦。
      朱棣也想过,若是能够把京城从应天迁移到北平,对于他本人而言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问题是这里本来就是他的属地,现在突然之间要迁都,那他怎么办?
      “你就说北平有没有成为皇都的条件吧?”朱雄英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开口反问着。
      “这是当然,只不过漠北还没有被彻底的扫平,想要完成这件事情,或许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朱棣无奈的说着,他是有这样的心思,但后勤是没办法支撑的。
      大明现在的粮食产量还没有完全的上去,尽管已经发现了番薯这样的农作物。
      哪怕用最快的种植速度,也需要等到三五年之后才能够有所收获。
      现在整个大明朝所依仗的都是从江南收上来的粮食,如果不是有着这批粮食的话,恐怕大明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本来经过了连年的征战之后,受到创伤最低的江南都需要用这么多年才能够恢复,就更不要提别的地方。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明又没钱了。
      哪怕朱雄英已经想了非常多的办法,奈何现在所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仅仅是去年,光是用在造船厂上面的钱财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两白银。
      而这也仅仅只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罢了,海上贸易的确是很赚钱,可遇见一个大风大浪,损失同样也是存在的。
      户部收的钱的确是比往多了,大明朝的财政税收好不容易达到了一个亿。
      但没想到所发出去的数目更多,一下子让他们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夏元吉都无奈了,如果不是因为他跟朱雄英的关系尚且过得去,从皇家商会借用了两千万两白银,还不一定能够撑得到现在。
      工部这边首要的任务就只有两个,修铁路和铺水泥路,无论是哪一项都是需要投入巨量的金钱。
      就连朱元璋也感觉有些劳民伤财了,当一听到了朱雄英给自己所画的大饼,他也按耐不住兴奋劲。
      若真的按照朱雄英所说的那样,日后大明的疆域可以扩展几倍,现如今他们所吃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之所以没有派兵去攻取西域等地,无非就是因为大明的粮食和后勤都跟不上,但现在不一样了。
      在过去的三

第464章 重回北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