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班车(一)[1/2页]

乡镇十年 北地烨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牛洼乡由于处在山区,虽然通往县城的路,全程都铺了柏油,但多数路段都是蜿蜒的盘山路,时间一长,西川县的财政又不是很好,路面养护跟不上,很多柏油路面都脱了皮。
      常年的车碾风吹,让路面上的柏油,一坨一坨的四散开来,路上的小石子松松散散,也是随处可见,有些路段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洼,晴天车一过,全是土,雨天车一过,全是泥,要是碰上个下雪天,那更精彩,车轮压进坑里,就别想再出来。
      路面上的柏油和石子,自然损失的成分其实也并不大,更多的则是人为,住的偏了,也就少人管,当地老百姓看到路面开裂,就拉个架子车,把开裂的柏油混着石子一起拉回家去,在自己庄子的院里院外铺上一圈,铺完一看,还不错,防水防尘还防雪,于是就洋洋得意起来,普遍的效仿起来,这样一来,通往牛洼乡的路面,质量就更差了。
      每年年底,县里有个检查啥的,各局办的司机一听到牛洼,都愁的摇头,这路可是真不好走啊。
      久而久之,能来牛洼,想来牛洼的人就越来越少,能促进牛洼发展的机会自然也就跟着变少了。
      乡穷地偏,资源奇缺,好像这里除了山色和山货,人类文明的物质产物都不愿意进到这里,
      时至今日,刘荣还记得,当初人社局通知,说自己被分配到了牛洼乡,身边很多人都说,那地方可不敢去,偏僻不说,那里的人都还柳着呢。
      刘荣并不清楚,说那里的人都柳着是什么意思,开始还以为是什么脸绿的意思,也是到了后来,工作一年多之后,才知道柳着原来是说牛洼乡的人腿拐的意思。
      腿拐为啥要说成是柳着,当地人的解释是用柳木做的拐杖本身就不直,弯弯曲曲,所以在形容一个人腿不直,走路腿拐,就说这个人柳着,是柳拐子。
      原来在解放初,由于牛洼乡自然饮水的问题,导致了当地很多人天生腿就不直,刘荣明白这是一种骨病,后来各村都给接入了自来水,慢慢的也就改变了这种现状。
      牛洼乡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这里的人出门,多会拿一根棍子,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现象,是刘荣在去牛洼报到的路上。
      从县城到牛洼的班车只有一辆,刘荣报到的那一天,就坐的这辆车。
      当时,刘荣的家里人本来是想专程去送,但刚脱下军装的刘荣,觉得这种事情谁也别去最好,免得被别人说闲话,再说了,堂堂三尺男儿,本就应该身体力行,那些迎来送往在刘荣看来都是一种麻烦。
      为此,他特意去车站打听了去牛洼乡的班车时间,自己一个人早早准备了铺盖被褥,用部队带回来的背包绳捆扎了个结实,没跟家里人打招呼,就悄悄的溜到了车站,坐上了发往牛洼的班车。
      班车从县城启动,一路上都没有几个人,刘荣看出来,开车的司机和卖票的乘务员是两口子,人很开朗,男的瘦瘦高高,女的圆圆润润,穿的也挺干净。
      车子驶上了塬面,坐车的人三三两两,渐渐的多了起来,由于是第一次去牛洼,刘荣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很新奇,注意力也就相当的集中,他发现,经营这班车的两口子,和坐车的好多人都很熟络,一路上有说有笑,车里的氛围很是融洽。
      一直到了牛洼乡的地界,车子开始一个弯一个弯的走盘山路,沿路搭车的群众很少,但刘荣注意到,凡是搭车的人,手里大多都无一例外的拿根棍子。
      他正好奇,车里一个乘客说

第80章 班车(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