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的意见,最后,气氛稍有缓和,女子她大表了个态,说道:“说实话,要说我犯法去,我觉的我没有犯法,但是媒人和我说了以后,我还是来了,我觉得老张也不容易,虽然我要的钱多,但其实我也不容易,都是为过日子,也是为给娃娃把日子过好,结果弄成这样子,我也不愿意看到,调解的意见我都同意,我也相信,政府出面不会额外给我要欺头,你们说咋办我就咋办。”
孟支书看女方表了态,说道:“老张这家子人就是老实的很,也不会说话,我就替说了,乡上主持说这事情哩,最后定下来多少就是多少,这边也不会有意见。”说着,看向老张问道:“你说能成呀不?”
老张:“你是支书,我听你的。”
刘荣看差不多了,便开始按照之前了解的情况一笔一笔的说了彩礼的用途,两家人也没有啥异议,最后一致达成18万8千元的彩礼,女方给男方退回15万整,媒人拿的抽成全部返还,老张为小儿子办婚礼所支出的其它花销由自己承担,两个娃娃现场协议离婚,两家人再无瓜葛。
由于彩礼数额较大,女方又拿去开了铺子,一时半会也凑不出来,刘荣给限定了一个月的期限,老张家也表示同意。
这一天,老张家的问题解决了,刘荣也感到如释重负。
后来,刘荣了解到,为给老张家凑钱,女方家的早餐铺子转了出去,女子她大又回到了村里当起了农民,女子后来也出去打了工。
老张家这边,小儿子又回到了南方的工厂,而老张自此以后,在村里见谁都不大说话,变的比以前更加沉默了。
因“天价彩礼”而带来的婚姻悲剧其实一直都不断的上演在我们很多贫困地区,这是社会之殇,更是政府之痛,老张家的故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刘荣看不清楚,在这场婚姻纠纷中,到底谁是胜者,他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背负的人生,但有的人却背的很苦。
牛洼乡的人都说,谁家有几个光葫芦娃就很命苦,反之有几个女孩就很有福,但刘荣从来没有看到,家里有几个女孩的人家能靠着出嫁闺女,而把日子过的富裕起来。
彩礼的习俗,源于周礼,《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但在古代,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彩礼一般都是礼尚往来,一方赠彩礼,一方赠回礼,更多的则是男女结合的象征意义。
而在现代,彩礼却被赋予了太多的物质含义,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
另请各位大大注意!银票最好是在最新章节打赏哦,否则不算追更票,谢谢啦!有你们的支持,才是我鞠躬尽瘁,不断更新的源动力!谢谢你们!!!
第79章 彩礼(三十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