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白眉老者活了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将简单的情绪表露在外,任由他人揣摩他的心思?
就算不能喜怒不形于色,也不该如此表现才对。
王安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白眉老者也不客气,径直地朝着祭坛上走去。
瞧见这位洞真期修士欲要主持求雨仪式,在场修士和达官贵人纷纷打起精神来,哪怕是方才被吓坏的乾惠帝、万福皇后、常威大将军等人,也不由地强打精神,凝聚精神地望着白眉老者。
这可是最接近散仙的得道真人,倘若他亲自出手的话,应该能够求雨成功吧?
祈雨又称求雨,从远古起就被当成一种文化流传下来。对以农业立国的古代王朝来说,天气的变化及其重要,气候不好,农业的收成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引发诸如饥荒、战乱等可怕的事。与此同时,古人们又相信无所不能的神祗决定着天气的好坏。因此,人们就尝试着通过一定的仪式与神祗进行沟通,祈求神的庇护。
一般情况之下,有专门的官员负责主持祈雨仪式,而人们要为仪式准备的不仅仅是香和祭祀用品。在仪式上还要有乐师演奏神乐,要有仪仗队竖立在祭坛两旁,祭坛上的祭品也需要相当多的人手负责摆放,这些祭品不仅数量繁杂,摆放方式也相当严格,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供桌上摆放的包括两类,一类是香烛,一类是供品位置是,供品在内,香烛在外。
摆放供品是有要求的,对数的要求有规定,即应该是三或三的倍数。但不能是双数。比如,如果摆放的供品可以是一盘,但如果比一盘多时,必须是三盘,六盘,九盘。摆放的供品盘子的数量不能是双数。同理,盘子里的供品,比如点心、水果等,也是三或九个。不能是双数。点的香要连续燃,求雨仪式期间不要灭掉。供品则一直摆放至求雨仪式结束,只能增加,不可更换。
通常,饭、酒三杯、红烛、碗筷、汤匙。纸钱用银纸、巾衣。还因时节不同备各地特色的食品。如:糕饼、汤圆、润饼、粽子、水果、牲礼、年糕等。与时俱进的,还会备一些纸花、纸楼、纸车、纸人等等。
除此之外,祭品还需合理摆放,灯——龙王牌位——烛台——敬盏——三牲,由内而外。龙王牌位不可高过神像,勿置于神炉前,因属阴宜低宜退。求雨仪式时置多少碗筷以有几位龙王定之,不可过多。神桌上不可放剪刀及药瓶,及其它杂物,文公尺亦不可。
祭坛的圜丘坛是主要的求雨场所。
圜丘坛为雕砌的三层露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雕成,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让人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
在圜丘坛的最高一层摆放着大乾王朝已故皇帝的牌位,第二层则摆放着各种龙王的牌位和供奉给龙王的祭品。祭祀开始时,乐工们要站在祭坛两旁奏乐,皇帝要站在祭坛的第二层开始准备,其他贵族王公跟随皇帝站在祭坛最底下一层的台阶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