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推官风波[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梁廷栋被抓,皇帝也不上朝了,朝堂上是疾风骤雨。
      平日里与梁廷栋有来往的官员,别说帮他说话了,避嫌还来不及。
      而都察院的人这几日全部出去了,户科给事中,还有户部的人,也全部出去了。
      另外,崇祯还派了厂卫出去,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查。
      五天之后,一封又一封奏疏,如同雪花片一般落到崇祯的御案上。
      二十三个县,没有一个县是正常赈灾的!
      一场倒春寒来袭,外面下起了暴雪。
      乾清宫内传来愤怒的声音:“砍了!全砍了!”
      “还有梁廷栋!斩首示众!”
      二月底的赈灾案,震动京师,二十三个知县,全部被押送到北京城,在菜市口一刀人头落地。
      顺天府尹梁廷栋的脑袋被挂在城门上示众。
      皇帝一口气杀了这么多知县,会引起人员恐慌吗?
      不会!
      政治场上讲的是利益,如果你是个政治老手,现在不是恐慌,而是兴奋。
      为什么?
      顺天府的知县,可不是地方上的知县,那都是天子脚下的,一个个手里的差事肥得流油。
      现在一下子空了23个出来了。
      怎么办呢?
      当然是各方势力挤破脑袋向吏部推荐人。
      吏部尚书王永光的门槛都快被踏破,各个派系都想往顺天府的各个县塞人。
      大明朝有个规矩,四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拍板,四品以上的官员,吏部必须提报内阁审批,最后由皇帝圣裁。
      就像后世的大公司,高级总监可能会由董事长亲自批准,普通总监,或者经理,副总裁签字就可以进来了。
      一个道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知县还要皇帝亲自来做决定。
      王永光蛋疼起来,这事比较棘手。
      东林党一个个像喷子战斗机,天天各种清流挂在嘴边,拿着这场贪污案说事,表示不用他们东林党,以后这顺天府那肯定会彻底烂掉。
      要是顺天府烂了,你这个吏部尚书责任不当,就等着瞧吧。
      反正就是各种正义凛然的态度来威胁。
      这事可不就是刀口上的事么?
      一口气砍二十三个知县,还把顺天府的府尹给砍了,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皇帝有多愤怒。
      这个时候,万一新上的人又特么作死呢?
      你是不是觉得皇帝还有耐心只砍知县?
      所以啊,王永光干脆大门一闭:今日天气陡变,本官偶感风寒,所有事由吏部左侍郎成基命暂代。
      成基命是个什么人?
      那是根正苗红的东林人士。
      好,这下好了,王永光撂担子在家里养病,事情都递给成基命。
      这下就有人炸毛了!
      谁呢?
      内阁首辅周延儒!
      这事他本来管不着的,毕竟知县的任命,吏部来就可以了。
      但是这明显是损害他的利益的事啊。
      他一个内阁首辅,现在屁股刚刚坐正,正想着在朝堂上安插几个自己的心腹,顺便在下面也扔几个知县。
      为什么要扔知县呢?
      知县重不重要?
      告诉你,知县这官位不大,但非常重要。
      原因在于夏税和秋税,都是知县来收。<

第65章推官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