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梁王心中暗暗叫苦:原来你一大早过来太后宫中,就是想当面说出这件事啊!
皇帝放下酒杯,有意无意地说:“母亲,说起来也是个笑话。大宴那天,栗少君的座位,被哪个不懂事的黄门儿,摆到了御台之上。”
说到这里,他先笑了起来,接着说:“还是她懂事,主动把案几撤到了后面。”
刘荣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大笑起来。
“恩。”太后听着,不停地点头说:“那她还是懂得一些礼仪的。”
梁王对这个话题感到有些不耐烦了,插嘴说道:“皇兄,今年新年,吴王会来长安吗?”
皇帝一听,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默默地摇了摇头。
窦太后也有些生气:“吴王算起来,与你们父亲是堂兄弟,对你们来说也是长辈。可是,这几十年来,他为老不尊,有例不从,从来都不到长安来,就算不是姓刘的,新君初立,过年了也该来看看吧!”
皇帝苦笑起来说:“恐怕还是为刘贤之事,记着恨的吧!”
“当年高祖若不是因为亲子太少,恰好吴王年长,又怎么会封他坐镇东南。”梁王忿忿不平地说。
又见窦太后与皇帝都没有说话,他喝下一杯酒,把酒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接着说道:“高祖那时候就说,吴王带着反相。”
窦太后叹息一气,问皇帝:“前些时候,听窦婴曾提起,对那些不听话的诸侯,朝廷意欲处置,进展如何了?”
“目前还在商议之中。”皇帝轻描淡写地说,不太想在此时讨论这个问题。
梁王却来劲了,他手撑着面前案几,直起身体,大睁着眼睛,兴致高涨地说道:“皇兄!天下承平已久,我看南北二军,刀剑都要生锈了!”
“三弟!新年之际,不要说这些话!”皇帝眉头微微皱起。
梁王却意犹未尽说道:“皇兄,有备无患啊。梁国地处要冲,北接赵国,东临吴楚,我是清楚得很!”
皇帝默认,梁王话虽然直白,听着刺耳,但是却是有道理的。
窦太后这时也忍不住说道:“你们的父亲,就曾赐予你兄弟二人两句话,还记得吧?”
“记得——‘脊令在原。”皇帝和梁王异口同声地回答,相互看了一眼。
太后“嗯”了一声,满意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兄弟之间,有事要相互帮助。皇上,刘武远在关东,那可是替你守着最前沿呀。”
“是。多亏三弟了。”皇帝感激地说道。
梁王则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大大咧咧地说:“为皇上效命,我做什么都可以!”
窦太后转首对着皇帝,面色变得肃穆,她说道:“皇上,刘武自然是说到就能做到,可是也是独木难支,你不如再给他加些兵马如何?”
猛然间听到太后的这个提议,皇帝、刘武,包括刘荣都吃了一惊。
诸侯国所辖兵马,无非守护王府,仪仗出行,大国不过三千,小国也就八百,都是有成规定制,从来没有增加过人数。
而且,现在正在削藩,其他诸侯都是减官裁员,唯独梁国却要增加兵力。
一旦施行下来,势必激起众怨。
不过,按照现在强行削藩的势头来看,说不定真的会有不服的诸侯,会跳出来,考虑到今后梁国的重要性,再想想太后所说的,也有道理,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皇帝就点了点头,说道:“不妨以治理河水为由,增置三军,兵马由梁国征集,我再令太尉调拨费用与你。”
梁王大喜,当场拜谢。
罢宴之后,从太后宫中出来,跟在父亲身后,一路上刘荣都在猜测:梁国增兵,沿黄河的齐国、楚国,恐怕也会因此而要求扩军了。
想到这里,偷眼看了一下皇帝,发现皇帝的脸色,非常阴郁!
第56章 梁王置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