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窦婴听到刘荣做如此一问,沉思了一番,摇头说道:“没有了。陈丞相(陈平)为防其为吕禄所用,于惠帝五年,即遣散了‘钩距使者,所有人门籍消失,再无音讯。”
      说到此,窦婴眼波流动,打住了话头。
      刘荣点点头,默认无语。
      惠帝五年,距离今日已经有三十三年,也就是说,大汉朝这三十年来,都没有特务间谍机构。不过,这倒也符合休养生息的国策。
      “匈奴……狐风现在何处?”刘荣想到眼目前的事情,问道。
      窦婴一笑,做了个手起刀落的动作,没有直接回答。
      “此人意欲何为?”刘荣看懂了,也不便多说。
      “不清楚。一句话都不肯说。”窦婴简短地回到,又想了一下,把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此人为我所擒之时,怀中信鸽趁隙飞走,所幸被乌孙驹截住。由此可见,他应该还有同伙,而且也在附近。”
      刘荣沉思,略带疑惑道:“我们怎么会被跟踪?”
      窦婴沉默无语,看得出来,他也不得而知。
      刚出长安,就被跟踪,而且还是匈奴的“狐风”,刘荣不禁喟然:“我还以为我们办得很机密了!”
      窦婴半晌才接话:“少主不必多虑。”说着话,他从手中递出一张筷子粗细的布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番语——
      “什么意思?”刘荣看不懂,问道。
      “匈奴人并不知道我们的身份。这句话是说,确定我们三人是商贾,他准备返回长安,不再跟踪。”
      “哦……”刘荣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又好奇问道:“你懂番语?”
      “略通一二。”
      刘荣心里暗自赞许,此人全才,文武兼备。果然没看错。
      “少主,你先休息,我和乌孙驹轮流值守,就在隔壁。”窦婴拱一拱手说道,把手中的布条递给了刘荣。
      “好。辛苦了。”刘荣点点头,将布条放到灯火上烧尽,随即吹熄油灯。
      山林清静,按下心事,翻了几个身,就沉沉睡去,一夜安眠。
      第二天,刘荣起床下到大堂,堂中已人满为患。再走到门边,往外一看,四下白茫茫一片,如坐云雾。
      旁边小二笑着说:“各位客官,山中雾大,须到午时前后,才能散尽。不妨在小店吃过饭以后,再行赶路不迟。”
      乌孙驹站在刘荣身旁,看着山间浓雾,也说,雾大遮目,人还好说,马是不肯上路的了。
      刘荣点点头,转身回到堂中。
      门口酒缸边的小二机灵,一见有人向堂中走去,立刻打一声喏,躬身引着刘荣走到榻边,又拉出小案,手中抹布刷了几下,意思是干净了,口中念到:
      “小店升概甚平,为酒甚美,还有山中野味,客官尽可大饱口福!”
      窦婴坐在刘荣对面,对小二说:“我三人不饮酒,上菜食。”
      小二得令,转身向后厨跑去。
      此时同行商旅们也都陆续进来,各自找地方坐下。就听左首那一席有人叹气:“此去吴中进货,我等散商,又怎能与豪商相比。”
 

第30章 吴王的另一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