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母,母亲。”皇帝脸色明朗地走近,“是晁错的事儿。”
“哦。他有什么事?”窦太后问。
“事关祖庙,陆孺恐不敢言。”
皇帝轻描淡写地说:“晁错任内史时,官署墙塌了,压着太公庙短墙。时至今日,有人以藐视太上皇,‘大不敬的罪,弹劾他。”
说到这里,他浮起一丝笑容:“晁错胆小!刚才陆孺说,他在家中自设灵堂,准备以死谢罪。我叫陆孺告诉他,压着的只是短墙,与太庙无损,不必害怕。”
说着话,皇帝眼睛看着两老,带着请罪的口气道:“晁错忠臣,且诸事干练,儿子这样做,也是为大局所顾。”
事关礼仪,又是皇帝新任御史大夫,两老也不便多言。半晌,窦太后才缓缓地说:“下不为例就好。”
“那是自然。儿子肯定会严加训诫,罚他三个月俸禄。另外,我想正好让窦婴到全国巡视一遍,专司检查各地宗祠现在的情况。”皇帝说着话,看着窦太后,目光炯炯。
如果窦婴去做这一趟差事,一年半载是回来不朝中了。
窦太后有些奇怪,“为何不是宗正派人?窦婴只是詹事,平时负责宫中事务而已,哪懂宗祠、地方的管理。”
“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想让他外派历练,将来另有重用。”
“哦。这倒是皇帝厚爱了。”窦太后信以为真,满意地说道。
刘荣在一旁听得,心中不禁暗自佩服:“太公宗庙不是被晁错强拆的吗?为了庇佑心腹,什么话都敢说啊!”
不过这也提醒了刘荣,窦婴这个人,是必须要赶紧结交的。因为数年之后,能够救自己的,也就是周亚夫、窦婴他们几个了。
此时的窦婴,正巧就在长秋宫中。
刘荣随着长辈们走近长秋宫时,就看到一个面白长须,一身玄衣的高挑男子,垂手肃立在宫门。
“臣窦婴,参见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眼见皇帝一行,窦婴趋步上前朗声行礼。
刘荣是第一次见到窦婴,不免多看几眼,此人浓眉大眼,方鼻阔口,天庭饱满,形俊神逸,乍一看即令人心生好感。
经过窦婴身旁时,刘荣特意停了一下脚步,面带微笑,注视了一眼。
窦婴低头,回以眼神,眼神里带着些惊诧。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刘荣,不过猜到了眼前这个少年就是皇长子,于是,对刘荣拱一拱手,示以敬意。
算起辈分来,作为窦太后的从侄,私下里来说,刘荣还得叫他一声“表叔”。
“臣请旨,是否准备宵夜?”窦婴跟着太后进到殿中问道。
“不必。我和刘荣等会就回未央宫。”皇帝听到,微笑着说。
……
朝廷例规,五日一大议,平时各司自在府中署理公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不必进宫。
皇帝家宴
第24章 大议前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