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娘说:“泱泱来了啊,昨天你娘来的时候说你小舅要来接你姥姥回去过年,定下什么时候回了吗?”
齐泱说:“我妈说二十八九的时候送我姥姥回去,姥姥家冷,我妈怕姥姥在家待得时间长了感冒了。”
德明娘说:“我这些天闲着没事给你姥姥做了一顶帽子,昨晚上做完了,你捎着给你姥姥吧,我身体不好,不能自己送过去让你姥姥不要在意哈。”
德明娘身体不好却有一手好针线,绣的花草一看就带着灵气,齐泱看德明娘递过来的那顶帽子,黑色的不倒绒料子,用灰色的绣线绣了一圈小花边,看着非常的雅致。
齐泱带着德明娘给姥姥做的那顶帽子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跟姥姥已经在揉面了。
家里蒸馒头都是用老面,前次蒸馒头留下一小块面就是老面了,下次和面的时候把老面活在面里,发上一段时间,等到面里有些小蜂窝的时候面就发好了,放点食用碱揉好了再醒一醒就可以做馒头放到锅里蒸了。
齐妈看到齐泱拿回来的帽子,跟姥姥说:“德明娘的手艺是我们村最好的,我刚结婚的时候有空就去他们家跟着学学怎么绣花,她小舅结婚的时候我绣的那对枕巾就是跟着德明娘学的呢。”
姥姥把帽子拿在手里仔细的看着,说:“真好看,这针线就跟用机器绣的似的,你这嫂子的手艺真是没的说的。”
齐泱说:“我看大婶子做了不少针线呢,还有给德明嫂子肚子里的孩子做的小肚兜。”
齐妈说:“你这大婶子的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这么多年一直靠药养着,治又治不好,我看要是没有德明家肚子里的孩子这么撑着一口气,说不定早就跟着去了。”
姥姥说:“这个家幸亏有德明媳妇,要是没有她撑着这个家也就散了,婷婷还那么小呢,以后上学成家的没个人帮着照应着多难呀。”
齐妈说:“日子是慢慢过出来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看这半年婷婷是长大了很多。”
齐泱把齐妈揉好了分成一个一个小面团拿起两个揉在一起,在干净的面板上使劲的。蒸馒头揉的时候越多蒸出来的馒头越好吃,以前过年走亲戚都是背着大箢子,里面放着蒸好的大馒头,这可是家里女人的脸面,馒头蒸的好人家就知道你是个会持家能干活的,要是蒸的不好人家就知道你啥也不会做,有可能是个懒婆娘,有些自己蒸不好的就会找人帮着在年前蒸好了放在瓮里,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齐妈蒸的馒头又筋硬又好看,光看齐妈站在面板前揉面累得脑门上的那些汗就知道这出锅的馒头得有多好吃了。
齐泱说:“妈,我替你揉面吧?”
齐妈喘了口气,说:“不用,你把这些剂子就行了,平时咱们自家吃也就罢了,这过年的馒头我得自己揉。”
过年蒸馒头蒸的比平时要小些,亲戚来了吃饭的时候一桌子菜就得半饱了,平时能吃一个馒头这会大概半个就饱了。齐泱边手里的面剂子边想着,再下去几年还有谁这么下力气的做馒头呀,大家都是去馒头店里定下过年要用的馒头,都是十几斤几十斤的定,馒头店里的馒头虽然看着小小巧巧的很好看,吃起来总没有自家蒸的好吃,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蒸馒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齐妈今年要蒸两锅馒头,再蒸一锅枣山。
枣山就是把面弄得跟梯田似的,在上面插满了洗干净的红枣,齐妈心灵手巧,有一次看电视跟着人家学会了怎么做刺猬,又自己琢磨着怎么做一些别的小动物,所以齐泱家过年的时候不光是有枣山,面鱼这些传统的面食,还会有小刺猬等等的小动物。
做第一锅馒头之前齐妈就活好了第二锅的面放在炕头上发着,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可以发好蒸第二锅,中午吃了饭再把第三锅的面活好发着晚上就能做第三锅了,齐泱只帮着妈妈揉面,揉好了齐妈把面一分为二,一个一个的放在手里压在面板上团啊团,不一会就团城一个圆圆的面团,放在面板上一压,一个馒头做好了,时候不大一锅二十来个馒头做好了。
大锅早就刷好了,放好篦子,再放上浸过水的笼布,齐妈把馒头一个一个拾进去放好了,再盖上大锅盖,等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烧火了。
家里蒸馒头用的是三叔秋天剪下来的苹果树枝子,所以不用总是守在灶前,只要过段时间过来看看不要让火小了灭了就行了。
这个空齐妈就
第一百一十七章 蒸馒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