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4章、鱼儿上钩了[1/2页]

将门悍妻 不倒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聂含璋抛出去的诱饵实在是引人垂涎,肃王和高家第一时间都从眼线那里收到了风声,当晚肃王便留宿在了聂含?的房里,与她缠绵耳语。
      聂含?心知肃王问起聂含璋的事儿八成是在套话,她也愿意讨丈夫的欢心,一五一十全交待了。
      反正在牢里说的那些话,聂含璋都是有意让别人听到的,她若是撒谎反而会引来丈夫的不满,倒不如借机表个忠心。
      看到丈夫如此关心聂含璋所说之物,聂含?愈发相信对方所言非虚,而丈夫脸上势在必得的神情,也让她心里打起了另外的小九九。
      肃王的意思很明白,他会全力配合聂含?,想办法让她满足聂含璋离开大理寺天牢两个时辰的要求,但同时要求聂含?必须给自己做内应,确认聂含璋手中之物,并将其收入囊中,带回肃王府交予他。
      聂含?默默权衡了一番利弊,满口应下了丈夫所求。
      这可是一箭双雕的良机,岂能白白错过。
      一方面她可借助此事帮助丈夫达成他的心愿,日后必定更能得到肃王的器重与宠爱。假如能够帮助自己的丈夫登上帝位,她这个大功臣也少不得封赏,将来封妃亦是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若能真如聂含璋所说,借助此事分化高家与肃王府的关系,让肃王对高慕雪更加厌弃与不喜,简直就是锦上添花的大喜事。
      虽然这意味她与聂含璋合作的同时也要背叛她,但她们两姐妹之间本无情谊可言,这一切不过是场交易罢了。
      她现在发现了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自然是要趋利避害,此乃人之本性,到时聂含璋也怪不得她。
      聂含璋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聂含?会背着她暗地里再投诚肃王,毕竟换作自己是她,肯定也会选择站在可终身依靠的丈夫一边,而不是空有名义的姐妹身旁。
      反正这事她也是利用聂含?在前,说到底,她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压根没有真正信任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非要点名让谢清芜作陪的原因,相对而言,她现在反倒更信任谢清芜这个曾经的情敌。
      说来讽刺,正是因为聂含璋如此倚重谢清芜,反而促成高慕雪直接找上了她。这倒省了她们许多事情。
      高家得知此信之后,唯恐被肃王捷足先登,可在聂含璋身边他们又实在无人可用,眼看着聂含?很有可能就要从对方手里获得禁卫军令牌,急红了眼的高太尉便对女儿高慕雪施压,让她去找以往曾有过交集的谢清芜,勒令她无论使用什么方法,也一定要说服谢清芜此次与他们站在同一阵营。
      高家人心里明镜似的,若是东西落到了聂含?手中,她只会相帮聂家和肃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便宜”了高家的。
      明抢或暗夺就更不可能了,那等于是跟肃王直接撕破了脸,于他们的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且肃王必定是有所防备,想从他手中取得此物简直难以登天,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抢在他前头,从聂含璋手里取得此物。
      既然聂含璋如此信任聂含?和谢清芜,前者高家自知不必肖想,那只能把目标锁定在谢清芜身上。
      他们通过谢清芜行事还有一个莫大的好处就是,谢清芜如今不仅是聂含?的贴身丫鬟,她本身跟高慕雪尚有恩怨未了,又是聂含璋那一头的……
      若是能将她收为己用,到时东西到手,哪怕被肃王查觉端倪,高家人亦可用以上几条理据把自个的嫌疑推脱得一干二净。
      高慕雪收到父亲的指令,并不认为此事有何难度。要想一个人为你卖命,总归到底,不过是威逼和利诱而已。
      她自问将人心看得通透,认为这世上无人可以逃脱这两条。
      至于一心恨着自己想要报仇血恨的谢清芜,高慕雪认为利诱可能是无效的拉拢手段,她也不喜欢用有求于人的态度去差人办事,最好的法子就是威逼了。
      没过两日,在肃王和聂含?忙着谋划怎么把聂含璋从天牢里掩人耳目地弄出来之时,高慕雪寻了个由头,命人将谢清芜“押送”到了自己的卧房里。
      她猜想得不错,谢清芜对她是恨之入骨,对她的好言相劝根本不为所动。高慕雪耐心尽失,直接命人掰开谢清芜的嘴巴,喂食了她一颗噬心丹。
      “噬心丹”是一种药性发作时会使中毒者浑身上下犹如被针扎般一样疼痛难忍,心脏也会像被虫蛇咬过一样又痛又麻,让人生不如死。
      若是不及时服用解药,中毒者在药性发作五次过后,便会七窍流血而亡,不仅死状极惨,死前还会遭受如烈焰焚身般的灼痛。
      此毒物最阴毒之处在于,它每到夜间才会发作,每次发作时长约半个时辰,誓要让中毒者深切体验那锥心噬骨之痛。
      除了解药之外,其他任何的药物都是药石无灵。而一旦药效退散后,中毒者就像平常一样,旁人根本看不出异样。
      纵使谢清芜在踏入肃王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可亲耳听到高慕雪描绘噬心丹的“妙用”之后,一张俏脸还是变得全无

第194章、鱼儿上钩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