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人有三炷香[2/2页]

我在山村支教那些年 苏渔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匆匆付了钱,还要了个塑料袋帮我拎着,边往外走边问:“段……段大师,咱们是去店里还是去家里?”
      我说你千万别叫我段大师,又告诉他老贾已经上店子里去了,咱们还是直接去佛香斋吧。
      周长安显得有些犹豫,看来他对张大拿真是有阴影了,不过脸上虽然犹豫脚下可不慢,好像有天大的急事儿一定要马上见老贾似的,居然不用我带路,自己就沿着南家巷一路往巷子口去了。
      我出了小卖部的门,先四下打量,确定那黑马甲的家伙已经走了之后,才跟着周长安,两人一路小跑,没一会儿就到了佛香斋门口。
      到了佛香斋,根本不用我废话,周长安撂下东西就扑了进去,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给他薅住谁了,就听他在那大声恳求:“贾大师,贾大师,您一定要帮帮我呀,救救阿萍!”
      阿萍?阿萍不是他老婆吗?他老婆又怎么了?
      我摸着墙壁,把灯摁开了,却见张大拿黑着脸站在店子当中,还是披着一身花睡衣,袖子给周长安扯得都露了肩膀。
      再看贾算人,这老头正抱着茶杯好好的坐在沙发上呢,此刻正一脸惊诧地面对着纠缠不清的俩人。
      周长安定睛一看,才知道自己找错人了,连忙松了手,对张大拿说了声抱歉,又匆匆忙忙地走到沙发边上,一脸诚恳地说:“贾大师,求求您务必援手,救救阿萍吧。”
      张大拿一脸不爽的样子,上去就要撵周长安滚蛋,我连忙拉住他,在他耳朵边上悄悄地说:“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张大拿一想也是,就哼了一声,抱着手臂,在那冷冷地瞪着周长安。
      贾算人倒没计较许多,就让周长安先坐,还是老规矩:万事先问卜,前程一卦知。
      周长安显然是早有准备,从兜里摸出一百块钱就双手交到张大拿手上,嘴里还连连抱歉地说:“张老板,昨天的事儿实在对不起,是我太鲁莽了,给你赔个不是!”
      张大拿是吃硬怕软的性格,见他这样也没脾气了,咧着嘴不知道咋说好,想答应下来把梁子揭过去,可嘴里没词儿,只能不停地给我使眼色,一副乞援的样子。
      我心里好笑,又不忍心看他俩僵在那,就说:“张老板,难得周先生一片诚意,你就把钱收了吧。”
      张大拿这才把钱接过来,哼哼唧唧半天,才憋出一句:“行……行吧,我这……我这脾气也不咋样儿,你那啥,也别往心里去。”
      周长安连声说是,这才返回来,请贾算人给他卜卦。
      老贾就问我,这周长安的气色如何,印堂有什么异常,三炷香烧得旺不旺。
      所谓的这个三炷香,是老贾他们那派的说法,说是人的头顶、双肩之上,各有一炷香,一主自身吉凶,二主环境好坏,三主家人亲友。
      之前他曾跟我提起过两次,说这是最简单的算命法门之一,看手相面相的还要学辨认和背口诀,但是这三炷香只要会看,被看之人当前是个什么状态,一目了然。
      至于怎样看这三炷香,老贾也跟我提过,说只要开了天灯或者阴阳眼之类的,念一遍“开明三香咒”,然后伸手挡住自己的额头,不让自己那柱香的烟气迷住眼,就能看见别人的了。
      至于看得是否真切,是否清楚,那就关乎看香者本身的道行和天赋了。
      不过说是三炷香,其实是看不见线香本身的,只能看到三柱青烟袅袅,在人的肩膀和头顶升起或盘绕。
      如果一切大旺呢,三炷香就笔直地冲上天,又粗又浓;如果自身有什么三病五灾的,那主自身吉凶的那柱香,也就是头顶的那一柱烟气,就会视情况而变得细弱或者断断续续。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我虽然都明白,可这法子我又没试过,道行又低得令人发指,哪里会看啊!
      我以为贾算人这是让我给他当“托儿”,当我假装看过一遍之后,说一些“施主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之类的话来吓唬吓唬周长安,好让老贾接着忽悠的。
      这种事我不愿意做,你有本事你就把人宰得心服口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对吧,光靠忽悠算怎么回事儿啊?
      于是我就告诉他:“周先生气色不太好,额头晦暗,皮肤没啥光泽。”
      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我也就明说了,顺便还把塑料袋里刚买的镜子拿出来,给周长安自己照照。
      贾算人仔细听着,点了点头接着问:“那三炷香怎么样?”
      我虽然不想跟他坑蒙拐骗,却还是有点儿好奇的,于是照着老贾之前教我的,开了天灯,同时念了一遍“开明三香咒”,然后抬手捂着自己的额头,定神儿向周长安的肩膀和头顶看去。
      说来也怪,当我的目光到达周长安的头顶时,居然真的看到了一线似有似无的青烟,正不急不缓地向上升去!

第三十二章 人有三炷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