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4 章 知否王若弗[1/2页]

综穿之解怨铃兰 鹿比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在盛家学堂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中,盛家几个儿女渐渐长大了。这天是大年初二,余阁老家和程国公家的女眷都来拜年。
      余家自不必说,余老太太和盛老太太是闺中密友,余太师又和盛?一样同为文官,盛家到了京城以后,两家没少来往,今年余老太太便带着长孙女嫣然来盛家拜年。
      秋月和周敏这几年也没断了来往,不过今年程国公府的小儿子回来了,周敏便带了程煦一同来拜年,现下程煦正在前厅陪着盛?说话。
      前几年,程家二公子的那位西席闻先生捂着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直嚷嚷着身体不中用了要告老还乡,然后给程煦写了一封推荐信,就带着老妻和程家给的束?,回老家当田舍翁去了。程煦带着推荐信就上了白鹿洞书院,这不刚中了举就回来了,这次来盛家也是有事相求。闻先生告老还乡了,庄先生却在盛家继续发光发热,程煦有心想拜到庄先生门下。
      “我的盛大娘子,今日来我也给我家煦哥儿说个好话,托你家官人给庄先生说说,多收我家煦儿一个学生罢。他刚中了举,寻常的先生他不要,却十分敬佩庄先生的学问,我就厚着脸皮来求了。”周敏拽着秋月的胳膊亲切道。
      “煦哥儿这样的好学生,想必庄先生是愿意收的。不过,我得先与你说,宁远侯府上的二公子过几日回来,也要来听庄先生的课,还有我家几个女儿,平日也是一同听课的。”秋月悄悄先透了个底。
      周敏闻言不在意道:“这有什么,我又不是那起子迂腐的。”
      盛家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
      周敏回了国公府之后,与丈夫说起今日之事:“煦儿去盛家读书这事应是没跑了。”
      程国公笑道:“才说了这事儿你就知道了?”
      周敏好笑道:“你当我傻,若不是十有八九的事,盛家大娘子怎会与我透底?她都告诉我了,宁远侯府上的顾二郎也要去盛家读书了。”
      程国公想了想道:“可是前几年回头是岸中了举的顾家二郎?”
      周敏也叹了口气道:“正是他,是白氏留下来的那个儿子罢,这没了娘的孩子,真是…”
      原来,程国公年轻时去过扬州办差事,遇到了些难题,叫当地的地头蛇缠住了险些陷进去,多亏了当时的白老太公,也就是顾廷烨的外祖父解围。所以程国公和白老太公算是忘年交,也算是顾廷烨的长辈。后来程国公的原配夫人身死,程国公消沉了几年,也断了和白老太公的联系。再到后来娶了周敏进府,再听说白老太公的消息,已是煦哥儿出生的时候了,周敏也是知道这段往事的。
      “听闻那白氏是难产没的,留下这么个没依没靠的儿子,白老太公若泉下有知,定然要难过了。”周敏陪着丈夫一起感叹故人,也有物伤其类的意思。
      周敏是续弦,白氏也是续弦,程国公知道妻子是可怜那白氏—同为公侯之家,互相之间多少知道些阴私,况程国公当年也经手过宁远侯府欠银一事。于是程国公安慰妻子道:“好了,那顾二郎怎么也算是平安长大了,如今还中了举,也不算太可怜。”
      周敏闻言却似乎有些生气:“哼,没了生母的孩子,那顾家又是那样的,如何能好过?孩子但凡犯一点儿错就人尽皆知,真是为孩子好会这样?煦哥儿不是和那顾家二郎有交情嘛,若他真的品性还成,你也多提携提携,也算是还当年白老太公的恩情了。”
      “好好好,都听敏儿的。”程国公连忙答应。为人古道热肠,看事透彻,他妻子真是全天下最好的人了。
      “六妹妹,你四姐姐都叫我元若哥哥,怎么你就叫我小公爷,听着这样疏远?”
      盛家一座假山旁,齐衡堵住了要回去的明兰,如是问道。
      明兰看了眼跟在齐衡身后老鹰一般盯着的不为,温婉有礼道:“明兰得祖母教导,不敢擅自托大,自然随着五姐姐一同称呼。小公爷同家中两个兄长一同读书,自然是如同我盛家女儿的兄长一般,称呼而已,请不要介怀。”
      齐衡听这话,俊秀的面孔上闪过一丝受伤,随即从不为手上拿来两个盒子硬塞给明兰身边的小桃道:“这是扬州那边来的菱角,你尝尝,是不是你家乡的味道。”却不说另一个盒子里是什么。
      明兰却道:“多谢小公爷好意,这菱角我与两个姐姐一同尝尝,至于这另一盒,明兰受之有愧,请你拿回去吧。”
      齐衡却急道:“这只不过是为着感谢六妹妹上回找出那帕子的真相,怎么就受之有愧了?”
      “小

第 14 章 知否王若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