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天气倒是和扬州不一样,如今正是三月,日日都是艳阳高照,不像扬州,时不时阴雨绵绵。盛家进京已有一段时日了,秋月忙完了各项安置事宜和田产铺子的置办,就有拜帖陆陆续续地送上盛家大宅的门。本来嘛,盛?任扬州通判时官声一向很好,素来又懂交际会说话,与同僚相处得十分和谐。如今到了天子脚下,才上朝几日,就已经叫官家夸赞过一回了。再加上王若弗的父亲也是做过宰相的,还配享先帝太庙,是以,虽然盛?只是个五品官职,倒是也颇受待见。
秋月初来乍到,也不知送拜帖的几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弯弯绕,只请教了盛?,捡着几家紧要的拜帖允了。
此时的盛家正堂,秋月正应付着几位上门的官儿太太。
“我初到京城,有些地方做的不周到的,还请各位夫人多多指点一二。”秋月笑道。
“王大娘子可莫要这么说,今日我等进府便见了,盛家各处规规整整的,可见大娘子这话是自谦了。”
“是啊是啊,说什么指点的,左不过是您家初到,有些事上不熟悉罢了,日后咱们多多来往着就好了。”
众人忙都客气道。
秋月应付着人情往来,也是有的放矢。在原剧情中,盛家的女儿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要被旁人议论不止,也有王大娘子不擅处人情关系的原因在里头,更遑论后来顾廷烨被人告到朝堂上,盛家又遭了多少耻笑。所以秋月要先与各家夫人搞好关系,到时候真有个什么,众人虽不会雪中送炭,也不至于落井下石。
两边都是着意结交,堂上气氛愈发其乐融融,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彼此亲故。
“听闻,王大娘子的娘家父亲是前朝的王丞相?”一位衣着文雅,面容可亲的夫人问秋月道。
倒不是这位夫人见识短浅,只是王若弗未出嫁时,王老大人还未官至宰相,因先帝重用,总是去地方上任,不在京城。后来王若弗出嫁,跟随盛?上任,也没怎么来过京城。再后来王丞相去世,王老妇人跟随儿子在任上,京中众人愈发认不得王家人了。
秋月笑着答道:“正是家父,夫人可是与我娘家相识?”
“原来是王老丞相家贵女,倒是我见识浅薄了,”这位夫人有些惊讶,随即又摇摇头道:“不是我,是我的一位堂妯娌,听闻她娘家与王老大人家是通家之好,许是王大娘子闺中姐妹。”
秋月心中一动,问道:“不知夫人堂妯娌娘家是?”
“西京周家,大娘子可记得?”
秋月在王若弗自身的记忆之中搜寻了一圈,与闺中的王若弗交好的小姐中,倒有一位姓周的。
“可是当年周家的那位嫡幼女?”
“正是呢,”方才发问的夫人高兴道:“这可不是遇着娘家人了嘛,我这堂妯娌正是她那辈唯一的嫡幼女,想来与王大娘子是闺中相识的。”
秋月又听这位夫人细细讲着,原来,她夫家姓程,丈夫在朝中任着户部员外郎,与盛?同级。听着不显贵,可程家家族却不是简单的,当朝有一位程国公,正是这位程员外郎的堂兄。不知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当时的程家出了一位天子近臣,本来是位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上战场废了一条腿,得官家垂怜,就封了国公。如今的程国公程毅却并未继承家业习武,反而靠着自己的努力考科举,在朝谋了个文职,如今正管着器械钱币。当今天子仁厚,念着先辈的功劳,倒也没亏待过他。方才那位夫人说的堂妯娌,正是嫁给了国公爷程毅,不过却是续弦。程国公的原配在二十年前难产,撇下才出生的儿子就去了。程国公程毅伤心欲绝,从此消沉不已,年纪轻轻的程国公足有六年未续弦,还是他老母亲看不下去了,寻死觅活硬逼着程国公续了弦,娶了当时西京周家的小姐周敏。
至于这周敏,确实是王若弗的手帕交,因与她年纪相仿,性子又合得来,在闺中时关系颇好。
各家女眷听着这段往事,一时不由得高看了秋月几眼。其实以王大娘子的家世地位,何至于被林小娘压制这么多年,非要等她犯下大错才能出口气,不是盛?
第 9 章 知否王若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