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进化进行时[2/2页]

进化:你怎么还不老! 芏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人的一生用不完干细胞,第二个是造血池活跃干细胞数量恒定,少了会补充,所以可以捐,但是,突然损失大量干细胞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大家心里是有数的,那些愿意捐骨髓的人真的是善良到骨子里了。
      陈晓峰现在拥有一座金山,随着时间推移被慢慢开发,由突破桎梏的干细胞分化成的成体细胞,有更多的功能,所以陈晓峰的身体上限也跟以前不一样了,等他逐步更新身体逐渐的就会发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还有神秘脑域的运转,具体有什么能力,以后也会逐一显现。
      再次一觉醒来,陈晓峰又觉得身体充满了活力,起床洗了把脸,肚子也叫了起来,于是把杨一臣也喊醒了,准备一道去吃饭。
      陈晓峰体内更新最快的成体干细胞也就是寿命最短的肠绒毛细胞,接近一天时间更新进度已经来到百分之0.05,这个速度,说明有百分之0.05的肠上皮干细胞不能再继续有丝分裂了,是需要造血干细胞来分化补充的。
      肠绒毛,负责营养吸收,人的能量转换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主要就是受这个肠绒毛吸收影响,新型肠绒毛能量转换率可达百分之百,意味着一些吸收不了的营养物质也能吸收了,只是这个升级过程比较慢。
      陈晓峰锻炼身体,正好误打误撞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更新。
      肠绒毛细胞只是个例,这种升级当然是全身性的。
      进度最快的反而是新增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建设,已经有不少干细胞开始工作了,新增神经系统建设完成,再来点特殊能量的供应,大脑皮层未知区域的特殊功能才能运用,这还得按步骤来。
      话说两人吃完饭,在宿舍里讨论着怎么追赶学习进度,陈晓峰提出以作业题作为切入点,自己干看书很难自己看出重点,毕竟上课听得不认真也听不懂,老师平时划的重点不怎么清楚,作业是最直接的,找出考点,看不懂问问学神,再由考点延伸,找这个考点最难考法的题作为母题,这种母题一般都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哪里不会补哪里,吃透一道就能掌握很多东西,这也是陈晓峰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
      杨一臣也表示赞同这个方法,不过他们两个现在可不敢在宿舍里学习,毕竟电脑就在面前,太容易分心了,明天有高数课,拿起一沓高数作业,往年试卷和教材就往教学楼走,随便找了间没上课的教室,就开始了自习。
      两个小时之后,陈晓峰和杨一臣通过以往的试卷总结出,其实考试总共也就那么二十多道题,知识点也就五六十个,其中有10来个比较难理解的,10来个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剩下的需要推理证明的,分好类了,剩下的事就简单了,找作业题和试卷题的近似题,再找教材上对应的讲解,做起来真的不难。
      其中有些知识点只考选择或填空,这些是最简单的,只需要用结论,死记硬背就行,大题有的则需要证明过程,推导方法教材有例子,理解了就好记了,稍微难一点的会有其他知识点的结合应用才能解题,还有的题本身不难,就是中间有个思路或者需要一个冷门点的变换,变换完之后就是单纯的计算。
      这么看来其实考试也就简单得鸭痞,方法找对了,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时间就能挤出来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两人都是在各自疯狂练习、演算,吃不透就翻翻书,争取把这些知识点熟练运用。这种方法,补漏洞很强,因为题里一定会用到以前教过的东西,看到解题过程里有一步不知道怎么来的,就这种,一查一个准。
      自习完,已经是晚上九点,一出来,陈晓峰就有一种头脑一松的神清气爽的感觉,而且又找回了高中时代那种掌握知识的成就感,感觉整个人反而精神了不少。
      不过杨一臣跟他完全相反,虽然一晚上的学习成果不菲,但杨一臣现在感觉整个头都胀胀的,而且有点晕乎乎的感觉,甚至有点瞌睡,这是大脑高速运转的后遗症。
      杨一臣这样才是正常现象,毕竟是一学期教的东西,想走捷径,三五天理解,跟创造奇迹似的,当然不是这么轻松的。
      陈晓峰是因为有大脑未知区域激活的辅助加成,这种程度的学习对他来说可能就是热个身,刚热好身,正处于巅峰状态,这才造成两人的状态差距,身体的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大脑的变化却是有直接效果的。
      接下来,两人到了路口分道扬镳,杨一臣上了大学从来没这么学过,感觉疲惫不堪,准备去食堂吃个面就回宿舍休息了,陈晓峰直接背着书包就往操场去了,准备开始另一半锻炼目标。
      锻炼完,食堂都已经关门了,去超市旁边的小店买了两个糯米鸡一个烤鸭腿,一份关东煮,又去超市买了一瓶超大号矿泉水,也回了宿舍。
      洗了个澡,解决完宵夜,躺在床上回想着充实的一天,不玩游戏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不过也没后悔之前在游戏上花掉的时间,毕竟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要浪子能回头,任何时候都不晚。

第3章 进化进行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