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派谁去?”
这才是关键!
长孙氏毫不迟疑的问了出来。
“恪儿!”郑观音也没有迟疑。
长孙氏迟疑了一下,道:“青雀不成吗?”
“不成!”郑观音摇头道:“青雀聪慧有余,情商堪忧。”
长孙氏神情一滞。
郑观音苦笑道:“这是子慎说的,子慎说,青雀若是治学,便是当世大儒,若是经商,可富可敌国,若是潜心格物,能改变天下。
但是要让他去社交,他却没有这种本事。
恪儿不同,恪儿聪慧,情商又高,最适合长袖善舞。”
长孙氏面色不快,这些,不是做皇帝该有的本事吗?
她虽然视李恪为己出,但是不代表她能容忍李恪当皇帝。
别说是她,满朝文武,都不会容忍。
想到这里,长孙氏豁然惊醒。
李恪不能当皇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反正都是给大唐办事,受益的终归是大唐,不是吗?
“好!”长孙氏毫不迟疑的道:“恪儿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观音颔首,道:“待冯智戴来长安之后,恪儿就要随着去岭南了,不过姐姐放心,子慎与我,都会准备好一切,不会让冯盎欺负了他。”
“他敢!”长孙氏傲然道:“恪儿乃是皇家麒麟儿,若是受了委屈,冯家也就不用存在了。”
这话说的霸气,长孙氏也有这个底气。
如今大唐蒸蒸日上,军队更是日新月异,光是换装,就换了好几次了。
如今豳州那边,已经开始量产火枪,最新一批的火枪,已经列装,军中已经选了合适的一批人,足足万人,开始着手训练。
而负责训练的,就是程处默、尉迟宝林、秦怀道、李德?四人。
他们有谢昭传授火枪队伍的训练方法,几乎把这一万人当成特种兵来训练了。
这一万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能者上,弱者下!
更关键的是,这一万人,已经脱离了府兵,成了募兵。
有了固定的饷银,有了正规的番号。
大唐神枪营!
与这一万人相配套的,还有辎重营,医疗营,还有五千精骑,五千悍卒。
零零散散加起来,神枪营足足有两万五千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精英,光是辎重营中,就有大匠数十,工匠过百,带着这些人,为神枪营修缮军械,保养火枪。
至于医疗营,那就是谢昭的手笔了,直接派了孙思邈的弟子青蒿、黄芪,以及一干优秀医者,组成了这个团队。
他们与大唐其他的军队,已经大不相同了。
是大唐从府兵制,过渡到募兵制的关键。
府兵制度,又为“军户制度”。最初开始于“汉胡分治”的北朝时期,为了预防汉人的反抗,汉人基本不许为兵,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逐渐成为了“军户”。这些人都会被官府列入到了名册之中世代为兵,而其他的农民则就需要缴纳赋税。
这一制度,一直实行于南北朝、隋、唐时期。
然而,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则是:节约了军费开支。
没有战事时,大家都回家种地,从而,规避了对农业的影响。所以,唐朝一段时间的繁荣,和军队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国家安定之后,大家更喜欢和自己家人在一起,开始逃避服役。
再加上,这个服役期限实在有点久,要从二十一岁服务到五十九岁。
虽然,不用交税了,但是,
第一三零章 军队职业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