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零章 某不造反[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纲一脸见鬼的看着谢昭,这小子真是胆大妄为,这种话也是能说出口的?
      他作为两朝帝师,最清楚皇权的危害了。
      但是,无论是他所学的知识,还是他的见识,都摆脱不了忠君爱国那一套思想。
      这是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
      而谢昭不同,他的野心,怎么可能只是让大唐富庶起来?
      一旦出现一个不孝子,他所谋划的一切,便是水上浮萍,顷刻间冰消瓦解。
      所以,他并不打算让皇帝这个物种,一直掌握大唐权柄。
      皇帝的权柄乃是老天爷给的,地位权利至高无上,天是老大他是老二,三宫六院七十二个缤纷,随心所欲。
      也就是说,皇帝天生就有掀桌子的本钱。
      而下面的大臣,就算是再忠心,再爱国,也架不住一个流氓皇帝的折腾。
      对于大唐来讲,用不了百年,李隆基那个蠢货,就会把几代积累的底蕴耗光。
      皇帝,专权,皇帝权利空前强大,百姓的祸福就要听天命看看皇帝的品行与德行了。
      而指望出一个好皇帝,是最扯淡的事情,因为就算是牛逼如李世民,后半生也毁誉参半,没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贵规劝,这家伙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彻底放飞了自我。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力象征,其身份自然是无比的尊贵,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得,但是,因为在“家天下”的大背景下,有一些不适合当皇帝的人也会被推上皇帝的位置,导致朝纲涣散,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直至被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所代替,然后又是一波新的周期循环。
      在封建的专制社会,皇帝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高度集中的皇权,天下事情都要经过皇帝的决策,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国家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走向。
      若是一个不适合当皇帝的人强行登上皇位,无疑对于整个天下而言是一个灾难。
      而谢昭从来都不认为李承乾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大唐从李世民开始,就注定了嫡长子继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李世民率先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程序正义,为大唐埋下的祸根。
      李世民非常宠爱李泰,或许还有李恪,因为他说过一句话:英果类我!
      于是李承乾惶恐不安,李泰蠢蠢欲动,两个儿子展开了皇位争斗。
      要说李承乾,真不愧是李世民的好儿子,他在竞争失利的时候先是阴谋刺杀竞争者,刺杀不成又策划谋反,企图武装政变,想把李世民一起端了。
      这儿子等于把他老子那“玄武门之变”重演一遍。
      结果这位太子本事不如老爹,政变在策划阶段就被李世民知道了。
      李世民大为震怒,一气之下什么太子、魏王,统统剥夺了继承权,最后把皇位给了最年轻、最老实、从不结党营私的小儿子李治。
      李世民领头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程序正义,后面的子孙们也就没有顾忌了,经常发动政变争抢皇位。
      你不服怎么着?咱们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他老人家,当年也是这么干的。
      不服来战!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通俗讲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纵观大唐整个历史,这一制度多次被打破,而原因多不相同。
      制度本是制定出来维护皇权、规范秩序的一种工具。而皇权又处于交接传递中,当制度制约了掌握皇权的人,制度就成了束缚,就可能被弃之不用。
      “子慎,此言不可再说。”
      李纲面色惨白,道:“若是让别人听到,杀身之祸,就在眼前。”
      谢昭笑了笑,他之所以在李纲面前说,就是因为这位老夫子乃是纯纯君子,告密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也不屑去做。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谢昭悠然道:“您老人家放心,陛下在一天,学生绝不

第一二零章 某不造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