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这个心思。”
“但是你已经开始做了。”
李纲面色肃然,联想到谢昭所做的事情,一步步,一招招,环环相扣。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李纲的直觉告诉他,谢昭所谋之大,只怕不仅仅是皇权。
要说他想造反吧,偏偏这小子,似乎对于当皇帝这种事情极为排斥。
实在是不可以常理度之。
“您老就别猜了。”谢昭笑道:“学生既然能说出来,就会不怕。”
李纲沉声道:“你的倚仗是什么?”
“学生的倚仗,便是自己。”谢昭毫不犹豫的道:“除了学生,谁也不会知道未来的走向,而学生,便是未来。”
“胡说八道!”李纲怒了,“你小子太自信了,人一旦自信过头,便是狂妄。”
“非是狂妄。”谢昭一步不让,道:“这个世界之大,绝非区区一个大唐,学生若是想做皇帝,在海外,有大把的土地,甚至天竺那边,也不比大唐的地盘小。
随随便便打下来一块地盘,称王称霸不在话下。
但是学生没有兴趣,学生的根在这里,死也要在这里。
但是有生之年,学生想要尽可能的让华夏壮大起来,大到外敌不敢侵,外人不敢辱!”
外敌不敢侵,外人不敢辱!
李纲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这绝对是谢昭的心里话。
谢昭的所作所为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今的大唐之强,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每天都在变强。
军备增强了,百姓富庶了,赋税增加了,甚至连读书人都开始泛滥了。
而这一切,谢昭有大半的功劳。
他提供了许多技术,甚至可以说无所求。
但是他的几个学生,却越来越强大,纵然是最不成器的房遗爱,如今也混的风生水起。
更何况还有李承道,这位一举拿出来令天下振动的祥瑞,那四种粮食,李纲是亲眼见过,亲口吃过的。
他知道,李承道已经有了成圣的资本,一旦推广开来,李承道便是当世圣贤。
这可比皇帝尊贵多了,标榜青史,千古流芳。
还有李恪,一个活字印刷术,让他声名大振,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书卖的满天下都是,那些世家,如今因为这事焦头烂额,就差跪地求饶了。
就算程处默、尉迟恭、秦怀道、李德?这四个不成器的将门子弟,也因为操练士卒,如今竟然掌握了不大不小的兵权,再加上他们父辈的支持,假以时日,必然在军中掌握大权。
至于李泰,更是了不得,谢昭的南山集团,除了郑观音,他几乎就是二号人物了。
还有被谢昭当做衣钵传人的张大象,那孩子被谢昭藏的严实,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是李纲知道,一旦张大象出世,绝对是石破天惊。
如今他更有南山书院,书院里的学子,视他如神。
但凡他一句话,只怕那些孩子,就能为他赴汤蹈火。
当然,他们都还小,影响力还不算大。
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呢?
只怕这些孩子,已经位居高位,足以搅动风云。
到时候,纵然是太子登基,他有足够的能力驾驭这些人吗?
没有!
因为李承乾是传统教育的产物,而谢昭的弟子们,以及南山书院的学子们,都是按照谢昭的想法打造出来的。
一想到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几万个如同谢昭一般的人物,李纲就觉得头皮发麻。
李承乾若真的登基了,若是按部就班还好,若是倒行逆施,只怕这大唐,就要变天了。
可是以李纲对李承乾的了解,这孩子绝对不是什么温和的性子,他与谢昭的矛盾,几乎都快摆在桌面上了。
第一二零章 某不造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