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 登门献书[2/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亮,旋即笑眯眯的道:\"原来是谢郎君,快快进来,主人吩咐了,郎君若是来了,自可入府。这位是郑夫人吧?快请快请!\"
      两人缓步入府,留下一群二货在风中凌乱。
      \"进去了?\"
      一干儒生面面相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孔颖达是何等身份,除了三五老友,从来不接见外客,这少年到底是谁,竟然能进入孔府?
      孔府其实不大,还不如谢昭的宅子,但是胜在精致,一花一草,都颇有章法,就算是一块石头,都摆的很有意境。
      这便是大儒的家,随处可见,皆是学问。
      \"主人在里面,夫人与郎君自去便可。\"
      书房外,谢昭拜谢了老仆,这才躬身施礼,对着房门道:\"学生谢昭,拜见孔师。\"
      “进来吧!\"
      孔颖达的声音很温和且充满了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谢昭与郑观音联袂而入,发现书房里不止孔颖达一人,还有两位,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相貌与孔颖达有七分相似,还有一位,则是魏征。
      孔颖达早就收到了帖子,今日谢昭与郑观音上门,是为了婚事而来,自然需要一位份量足够,且与谢昭关系亲厚之人做见证。
      谢昭连忙逐一施礼。
      一旁的孔志约有些不满,哼了一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大约所有的老丈人,看女婿的眼光都差不多,无论多么优秀,在他们的眼力,那都是来拱小白菜的猪。
      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不过这敌对关系已经确立了。
      孔颖达立刻瞪了儿子一眼,不耐烦的道:\"不想看就滚出来,老夫还没死,这里还轮不到你做主!\"
      孔志约顿时蔫了,耷拉着脑袋道:\"孩儿知错了。\"
      “哼!越大越古板,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孔志约叹了口气,还能跟谁学的,跟亲爹学的呗?
      魏征笑眯眯的盯着谢昭手中的书,微笑道:\"子慎行事,倒是别具一格。\"
      这句话除了调笑谢昭,也有解围的意思在其中,谢昭年纪小,从小无人教导,您孔师大人大量,不要介意。
      谢昭丝毫不觉尴尬,道:\"学生想着孔师一生清正,也没准备别的,这书是学生最近新作,想来孔师应该喜欢。\"
      这马屁拍的孔颖达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老夫一生,什么没见过没吃过?那些俗物,怎及的上一片真心,如此甚好!\"
      谢昭把书双手捧起,道:\"学生的一点心意,希望老师喜欢。”
      孔颖达接过,看到了那三个铁钩银画般的字,笑呵呵的道:\"这字,着实不错\"
      ”《百家姓》?\"魏征凑了过来,双目之中露出精光,笑吟吟的道:\"莫不是姓氏排名?\"
      “非也!\"谢昭矢口否认,道:\"只是一本姓氏名录而已,并非排名。\"
      两个老爷子打开书,\"赵钱孙李?\"
      看了一会,孔颖达啪的一声合上书,皱眉道:\"此书只怕惹陛下不喜。”
      孔志约在一旁默默无语,何止不喜,陛下自觉文治武功直追秦皇汉武,如今你把李姓排在了第四,前程还要不要了?
      谢昭解释道:\"李赵钱孙,它也不通顺不是?学生抄…撰写此书时,考虑到开创皇朝之始皇帝,其乃赢姓赵氏,所以把赵放在了第一位。
      至于第二位钱姓,乃是因为钱能通神,大到国家小道黎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不能缺钱这个东西。\"
      魏征闻言,眼前一亮,这么解释倒也能说的过去,于是又追问道:\"那这个孙姓呢?为何能排在第三?”
      “凑数罢了!\"谢昭一脸纯良的道:\"主要是读起来比较顺口。\"
      呃!
      好强大的解释,老夫竟然无言以对!
      魏征叹了口气,道:\"陛下胸廓四海,倒是不会介意,五姓七望都在其后,陛下说不定还会夸赞你,只是怎地把长孙排在了后面?\"
      谢昭苦笑道:“学生说了,只是一个姓氏名录,并非排名,孔师与魏公若是觉得唐突了,索性一把火烧了算了。\"
      “那也大可不必!\"孔颖达把书收了起来,不动声色道:“老夫所著之书,谁敢置喙?\"
      魏征眼前一亮,抚须道:“不错,孔师所著,就算是长孙无忌也不敢多说什么。\"
      孔志约面色一苦,别人是不敢对您老人家说什么,但是您别忘了您还有个儿子,儿子还有几个孙子,这不是给自家招祸吗?
      不过孔颖达决定的事情,显然不容别人说三道四,孔志约也不敢说话。
      孔颖达纯粹是因为《百家姓》的启蒙作用,比《千字文》、《三字经》不遑多让,这等奇书,不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就付之一炬,否则九泉之下如何面对祖宗?还不得被锤死?

第四十四章 登门献书[2/2页]